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大魏咸和三年秋,荆州传来捷报,安西将军萧迦叶率军一举夺回自十一年前豫州刺史王恭叛乱以来,被北边趁乱夺取的襄阳城,后乘胜追击将齐兵逐出长江以北,逼近旧都洛阳。
两军交战月余,最终齐军投降,愿割让上庸、南阳二郡为条件止战。
朝廷闻讯,举国上下为之欢欣鼓舞,这是自大魏立国以来北伐首次告捷,成功收复故土。
心怀故国的侨姓大族们在朝堂上纷纷上表,劝魏帝萧启乘势北伐,一举夺回当年被羯族人攻破的故都洛阳,匡扶汉室,光复神州。
而近年来一直反对新政的士族领袖中书令容铉、侍中许遵,却和主持新政的尚书令桓安在北伐一事上意见一致,都主张接受齐国的条件,立即派使臣前往边境协助谈判、犒赏三军。
魏帝思虑良久,念及边境粮草告急、将士疲敝,下旨以大鸿胪桓宣为使臣,即日前往边境。
次月,西南再传捷报,广州刺史、车骑将军桓宴携桓宣之子安南将军桓俭率军平定百越叛乱,百越一带夷族悉数归顺大魏,奉大魏为宗主国。
至此,大魏南北边境实现了立国以来难得的安稳局面。
魏帝下旨大赦,再度降低赋税、减轻徭役,与民休养生息。
眼见时局平稳,又有明主在世,金陵内外一片祥和欣荣之象,百姓们辛勤躬耕,安居乐业;贵族们歌舞升平,永享富贵。
秋风渐起,曲江水畔梧桐叶落,芙蓉花发,肃杀秋气亦掩不住红尘紫陌,盎然生机。
这日,许师忙完农事,收拾了箱箧赶到江边的烟霞阁替人抄书。
从正午时分直到申时二刻,秋日暖阳悄悄爬上竹简,许师才抬头看了看天色,只见窗外晴空万里,水光潋滟,江岸繁花似锦,游人如织。
此情此景让他想起烟霞阁的镇馆之宝《曲江修禊图》,于是搁笔起身,踱步到正中间的雅室寻访这幅传世名作。
《曲江修禊图》乃当朝尚书令桓安的二弟、时任大鸿胪桓宣于建元六年所作。
许师尤记得那年春夏之交,晋国长公主、骠骑将军萧漪清平定王恭之乱,同年秋江南多地大丰收,为庆贺太平之世,桓宣于秋禊日在朱雀航附近城楼上俯瞰金陵,画下了这幅魏帝游幸曲江、与民同乐的修禊图。
从画上可见,在已故的三朝元老、本朝首任录尚书事许衍主持下修建的皇都金陵城,东西南北各四十里,宫墙三重,南拥曲江,北依玄武湖,西临长江,都城东北处园林遍布。
衣冠南渡不过数载,大魏已初显繁华景象。
而在画幅之外,金陵四周陆续建起了石头城、西州城、东府城和白下城,以成拱卫之势。
加之新政施行以来,仅三年时间,整顿军政、吏治颇有成效,魏帝厉行节俭,轻徭薄赋,奖励躬耕,京畿一带物阜民丰,水利通达,俨然有盛世气象。
烟霞阁临江而建,放眼望去,曲江沿岸楼宇高耸,酒肆林立,江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来往不休,或满载货物,顺长江而下经石头城到城南朱雀航贸易金银铜铁、丝绸布帛之类;或去往东南西北各渡口的草市和城郊百姓交易稻米、鱼、羊诸物;又或是运载各地商旅入京、游览金陵繁华者,皆不可计数。
许师静立窗边,看满目秋光,纷繁而过,正打算回去继续抄书,身后却传来烟霞阁掌柜徐归饱含笑意的话音,“刚还跟伙计问起怎不见许兄?原来你又来看这修禊图了。”
说着,徐归着人沏茶,“今儿容徐某陪许兄再好好看看这画罢。”
许师摆了摆手,“师正要回去抄书,就不劳徐掌柜破费了。”
“哎。”
徐归拦住许师,“就半盏茶功夫,许兄不给我面子,也要给修禊图一个面子罢。”
他径自走到茶台前坐下,“过了今日,这《曲江修禊图》就不属于烟霞阁了。”
许师闻言,默默颔首,来到徐归对面坐下,饮茶赏画。
“你也不问问是谁买了这画儿?”
许师淡淡一笑,“其人必定非富即贵,不是我该打听的。”
徐归也笑起来,扭头望着《曲江修禊图》,看了一会儿才道:“是东海王殿下。”
一盏茶过后,许师回到隔间抄书,待日影西斜才收拾笔墨,起身离开。
下楼时刚好撞见几名侍卫将装束好的画卷带离烟霞阁,围观的一位华服公子朝同伴低声笑道,“金陵城要变天了。”
“你小子大言不惭。”
身旁一人似有不解,“就凭一幅十几年前的破画儿?”
先前说话的那位面露不屑,“画儿是小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