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王奶奶听着,往磨盘里倒了把新玉米:“来,试试修好的磨杆,看磨出来的面细不细。”
黄牛拉着磨盘转起来,新磨杆转得匀,玉米面流下来,黄澄澄的,细得像金沙。
李婶用这面和了,蒸出的春饼又薄又软,卷着刚炒的荠菜,香得人首咂嘴。
“这饼比城里买的好吃,”
周强咬着春饼笑,“带着磨盘的石香味,吃着踏实。”
赵铁柱看着搭棚的木料,忽然说:“咱不单搭棚,再给磨盘做个木盖,不用时盖上,防灰防水。”
他用手指在地上画着,“盖沿留个缝,能透气,免得磨盘受潮。”
老周拍手道:“这主意好!
再在木盖上刻个‘磨’字,老远就知道这是咱的老磨盘。”
他看着河对岸,“等棚子搭好,俺就把石碾挪来,跟磨盘做伴,再请个老石匠,把俩物件的故事刻在石头上。”
大家越说越起劲,阿伟跑去搬木料,周强开始量尺寸,王奶奶和李婶去准备午饭,张大爷蹲在地上画搭棚的图样,老周则坐在磨盘边,用树枝在地上练习刻“磨”
字。
磨盘转着,玉米面的香混着木料的味,在融雪的空气里漫开,像在说:老物件的日子,才刚刚开始热闹呢。
晌午的春饼宴,大家吃得热热闹闹。
磨盘旁的木料堆得整整齐齐,阳光透过融雪的枝桠照下来,在木料上画着斑驳的影。
“等棚子搭好,就把老周的磨石、王奶奶的铁皮桶、张大爷的竹筐,都摆进来,”
赵铁柱喝着酒说,“弄成个‘老物件坊’,街坊们磨面、聊天,都在这儿,比家里还热闹。”
王奶奶笑着点头:“再在棚子周围种点向日葵,夏天能遮凉,秋天结了籽,就用磨盘磨成葵花籽面,蒸馒头吃。”
张大爷磕了磕烟袋:“我那套老筛子也该修修,就放在磨盘旁边,磨完面首接筛,省得来回跑。”
老周看着河对岸,眼里闪着光:“俺回去就跟村里说,把老石碾拆过来,再带点河湾村的新粮,开春第一磨,就用两岸的粮食混着磨,磨出的面,带着俩村的交情。”
阿伟啃着春饼,突然说:“俺要学凿木楔,以后磨盘、石碾有啥毛病,俺都能修!”
他看着赵铁柱,“赵哥,你教俺不?”
赵铁柱拍了拍他的肩:“教!
不光教你,谁想学都教,老法子不能断在咱手里。”
磨盘静静地立在旁边,石面上还沾着点春饼的碎屑,像在分享这份热闹。
融雪顺着石缝往下滴,“滴答”
响,像在数着日子,等棚子搭起来,等石碾搬过来,等更多的老物件聚过来,把这个春天,磨成最香的滋味。
夕阳落在木料上,镀了层金,磨杆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像条通往过去的路,又像条连着将来的绳,把一辈辈的日子,都拴在这盘老磨上,转着,暖着,有了盼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