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天一早,王奶奶把浸透真桐油的井绳捞出来,在太阳底下晒得半干,果然又软又韧。
阿伟编的棉线网套吸足了桐油,像层琥珀壳,看着就结实。
张大爷的手消了肿,正坐在井边看王奶奶挂井绳。
她把绳子在轱辘上绕了三圈,试摇了两下,“咕噜”
一声顺畅得很,木轴的响声都比平时柔和。
“你看,”
王奶奶提起半桶水,井水清得能数清桶底的纹路,“这才对味。”
李婶端着新腌的萝卜干过来,放在石槽边:“用井水淘的,比自来水腌的脆。”
她拿起块递给张大爷,“尝尝?”
张大爷咬了口,咔嚓响,酸中带甜:“好嚼!
比去年的强。”
阿伟突然喊了声“快看”
,只见井水映着刚升起来的太阳,金晃晃的,井绳垂在水里的影子,像条镀了金的蛇,随着轱辘的转动轻轻晃,棉线网套的纹路在水里看得清清楚楚。
往后的日子,井台上总飘着淡淡的桐油香。
王奶奶每半月就用老陈头给的桐油抹遍井绳,阿伟编的棉线网套渐渐浸成了深琥珀色,倒比新绳还好看。
张大爷的手心留了个浅疤,他总说这疤好,能记着假桐油的教训。
编竹筐时,他特意在筐沿留了圈软边,说“免得再扎着手”
。
李婶把石槽的裂缝又凿宽了点,种上了丛薄荷,薄荷藤顺着槽边爬,夏天打水时,伸手就能掐片叶子,扔在水里,清清凉凉的带着股香。
阿伟在井轱辘的木轴上装了个小铁环,摇绳时能挂住桶耳,再也不怕桶掉下去。
他还在井台边砌了个小台子,专门放李婶腌菜的坛子,坛口对着井口,井里的凉气丝丝缕缕钻进去,菜腌得又快又脆。
这天,王奶奶打水时,发现井绳上挂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包红糖。
“准是二丫那孩子放的,”
她笑着摇头,“前几天偷撒萝卜干的泥,这又来赔罪了。”
张大爷凑过来看:“小孩子家家,懂啥赔罪,是嘴馋想喝糖水了。”
他往井里瞅了瞅,“这井水甜,泡糖水最好。”
李婶正摘了薄荷回来,听见这话,找出几个粗瓷碗,每人倒了碗井水,撒点红糖,丢片薄荷:“来,尝尝,这才是老井水的正经喝法。”
西个人坐在井台边,捧着碗喝,薄荷的凉、红糖的甜、井水的清,混着淡淡的桐油香,在秋风里漫开。
井轱辘静静地立在旁边,井绳垂在水里,像根系着日子的线,一头拴着过去的老法子,一头拴着新添的小窍门,把柴米油盐的日子,串得扎扎实实,有滋有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