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摩托车后面掛著的铁牌子上显示,其载重量可以达到6000斤重。
当然,实际使用中,拉的货物的重量,绝对可以超过6000斤。
极端点的,翻个倍也是很正常的。
之前李巡检带著五十余人,超过五十辆的马车,拉的货物的总重量,也不过四万余斤。
耗时耗力,极为不方便。
一辆马车拉个八百斤,都走不了多远,更走不快。
每辆马车还要配备人手去照顾,餵水餵草,异常麻烦。
但摩托三轮车不用,只需要三大碗汽油,就能跑百八十公里路。
速度快,载重量大,用人工少。
在一定条件下,一辆这种摩托车,顶得上一百辆马车,外加一百个车夫的劳动力!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所谓解放生產力,不外如是。
十辆耕地机也是宗申牌子的,看来,这个牌子很可靠。
是单人操作的微耕机,適合山地使用。
当然,在平原区域也很好用就是。
操作简单,同样吃汽油。
这可是能將任何古代帝王馋哭的宝贝。
粮食,永远是古代王朝的命根子。
承载粮食的土地,更是重中之重。
很巧合的是,明朝灭亡,天气原因导致的粮食產量剧减,占据至少两三成的因素。
后世竺可楨教授研究气候,提出小冰河时期出现的大致时间。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看书网解闷好,?0?????????????.??????隨时看】
但他做研究的时候,技术可还不发达,故而推测出最冷的时间,是清朝顺治和康熙年间。
后来新技术层出不穷,北大於希贤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竺可楨教授的论断晚了半个世纪。
小冰河最严重的时间,是从万历十九年开始的。
结合外国各地的相关记载,和后者推断的这个时间点也是吻合的。
全大明大范围长时间降温,连海南岛都落下大雪。
平均温度掉了1-2c。
听起来只是一两度的差距,但实则气温变化对粮食產量影响是决定性的。
產粮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几乎颗粒无收。
原本粮食亩產量就不高,谈何遇到这等数百年都遇不到一次的大范围灾害?
吏治败坏、土地兼併、產粮区长时间大减產......
遇到这种情况,別说生產力低下的大明朝了。
就是放在后世的很多国家,不灭国都是国外援助给力。
看著隨身空间中的耕地机和摩托车,朱先安不自觉握著拳头,前后摇晃,似乎在感谢老天爷的庇护。
“数量虽然少了点,但绝对够用了。”
他心中振奋、心情激盪难耐。
不枉他委曲求全,如王八般憋屈了七天时间。
如今,转机总算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