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种公文旅行,从来不看实际效果。
“爹,自从那日在仙境当中听到考成法,我让吏部尚书搞了一份简报过来。”
朱标轻微颔首,他觉得自己是没机会,但是可以培养他的好大儿雄英啊!
待到将来雄英长大一点,教导他一些儒家知识,再扔到县衙去历练历练,就能知晓许多事。
它几乎耗尽了大明所有的行政资源。
朱元璋就像婆婆一样,无论把话说得多么严厉,甚至嘴都磨出茧子,儿媳妇装聋作哑根本不当回事。
即使所谓的帝王教育是他爹执政这么多年自己摸索出来的,可那也是有用的。
朱元璋也不肯轻易的培养自己的嫡长孙,生怕雄英改变不了,也是早逝的主。
虽然看着看着就习惯了,但并不妨碍他心中烦气。
朱标以前也烦公文,现在也烦。
谁叫你没本事咧?
听着儿子的分析,朱元璋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反驳儿子的思路。
“那你且慢慢学习吧。”
朱元璋笑了笑,继续看着奏折:
因为大明这个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公文。
如此,似乎部院大臣的责任已经尽到,至于弊端是否真的革除,也不用负责。
朱标是有这个计划的。
当然像刘邦这种前朝亭长也没法算在内。
今后你小子若是有机会登基,也能有王布犁这等驭人之术,那你爹我也就能安心许多了。
尤其是王布犁颁布的布告,一瞧就是有能耐的人才能额外吃上外快,没能耐你不服气也得憋着。
如此宝物,岂能因小失大。
就算过了十年,王布犁依旧年轻的很,他难道带不好自己的这個儿子吗?
朱元璋每天不停地批阅奏折,地方大吏却视其为具文,根本没人去认真落实。
人家那真是无师自通,许多帝王都达不到他的水平。
朱元璋一直都想要试探王布犁知不知道张居正这个人,但是又没寻到合适的机会,也不敢贸然的就去试探。
毕竟有些官员早就摸透了朱元璋的脾性。
满足他的癖好。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投。
谁说臣子勤写奏章,就不是给皇帝拍马屁了?
据说许多大臣知道雍正勤政,都会写奏章跟他闲聊。
甚至有臣子不知道要说什么,直接问皇帝最近好吗?
你这个臣子每次话术都一个样,你会不会写奏章?
雍正回了几次回烦气了,只得给他回复朕安好,就是胖了些,你满意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