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115章
从谢瑛家回来,崔燮足足激动了好几天。
虽然下个月宫里事多,他们不能再那么约会了,可是毕竟该亲的亲了,该抱的抱了,还定下了六年之约,熬到国学毕业就能正经谈恋爱了!
不过六年啊……
初中+高中都够上完了。
到时候他这身体也该22了,按天朝婚姻法都足够结婚领证的了……为了他们俩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考虑,还是抓紧学习,争取三年之后就考个进士吧!
还来不及品味恋爱的甜美,崔燮就一头扎进学业里,继续研究《诗经》义理学。
汉代经学重训诂,奉毛《诗》为圭臬,对《诗》的理解不离《诗序》所写;而到了宋代则渐渐有疑古之风,到朱子为大成。
朱熹撰《诗序辩说》驳斥《诗序》,以为诗小序为汉儒所作,大序也是后人托名,并非子夏原作,不足采信。
因为科考评分都遵朱熹传注,所以明儒在治《诗》时也都更重义理,轻训诂。
前辈大儒们的读《诗》趣÷阁记也都不再对着《春秋》抠文字、扒史实,而是将《诗集传》和《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相对照,更多从诗本身入手,论天性人情,阐发自己的天性人情理论。
特别是这个情字。
《诗集传序》里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
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诗》的目的就是“达情”
,而且这个“情”
,大多不是什么中正平和的“贞情”
或广济天下的“裕情”
,而是不加节制、不本乎天道的“**情”
。
也不知朱熹对“情”
有多执着,《毛诗》里有多少的“美后妃之德”
,《集传》里就恨不能有多少“刺**奔”
——拢共有二十多篇被指为**奔之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