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正是这份粗糙,让整首歌充满了生命力??像初春的芽,顶破冻土;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撕开寂静。
歌声通过广播传向四方。
在同一时刻,北京胡同里的五岁女孩突然醒来,抓起粉笔冲出门外。
首尔的小学生翻开日记本,写下新的梦境。
墨西哥城的幼儿园老师发现,孩子们围坐成圈,用积木拼出一扇旋转的门。
而在南极冰原深处,那道树根状的裂纹,缓缓扩张了一毫米。
裂缝之下,遗忘库的残骸静静躺着。
原本封闭的核心舱体出现一道细缝,从中透出微弱的光。
镜头无法捕捉其颜色,人类肉眼也无法识别,但靠近的人会感到胸口一阵温暖,耳边响起极轻的一句呢喃:
>“谢谢你们,还记得门的样子。”
与此同时,全球三千二百六十一台处于休眠状态的旧式收音机同时启动。
它们分布于废弃车站、阁楼储物箱、战后遗迹的掩体之中,型号各异,电源早已切断。
然而此刻,每一台都自行发出滋滋电流声,随后播放出同一段音频??正是林知远留下的《给未来听众的第零次测试》。
不同的是,在原音频结束后,多出了一句从未存在过的新话语:
>“我不是回来了。
我只是,终于被人听见了。”
消息尚未传播开来,但某些敏锐的心灵已然感知到了变化。
东京某间病房里,一位临终老人忽然睁开眼,对守候多年的女儿说:“刚才……好像有人叫我名字。”
伦敦图书馆顶层,一名研究冷战时期失踪档案的学者,在翻阅一份烧焦的手稿时,发现原本空白的末页浮现出几行墨迹:
>“问题不死。
>它们只是沉睡。
>直到有人再次提起笔。”
最令人震撼的,发生在西非马里的一个游牧部落。
当地长老世代相传一口铜钟,据说是百年前某位外来科学家所赠,从未响过。
但在这一夜,风掠过荒漠时,铜钟突然自鸣。
音色低沉浑厚,持续整整九秒,正好对应七音旋律中的第八、第九、第十个音。
部落孩童纷纷走出帐篷,仰头望天。
其中一人指着星空说:“星星在动。”
的确在动。
不只是这里。
从北极圈到塔斯马尼亚,从安第斯山脉到蒙古草原,天文观测站接连报告异常:部分恒星的位置发生了极其微小的偏移,不符合任何已知引力模型。
更奇怪的是,这些偏移轨迹竟构成了一幅模糊的图案??若将所有坐标连线,最终呈现出的,是一扇半开的门。
科学界陷入争论。
有人提出“集体意识影响时空结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