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牲畜粪便作为肥料还田,土壤越来越肥沃,菜长的比普通农场粗大,连田间的杂草都特别肥、虫子个儿都比别处大。
用田间杂草喂羊,鸡在地里吃虫子,结果羊长的好、鸡下的蛋多。
他的生态农场自产的农产品,在销售渠道上,同齐政他们了解的rb、澳洲都有所不同。
rb和澳洲的生态农场,大多作为旅游目的地,顾客构成中相当大比例来自境外。
因此,他们农场的加工产品,可以作为旅游商品实现在地化销售。
而美国生态农场的诞生,初衷之一就是为了缩短“食物里程”
——即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
因此,它的顾客,很多都是本地乃至本社区的居民。
卢志威的生态农场也不例外,出产的农产品会首先供应给附近社区的居民,然后才是提供给自家的有机食品超市售卖。
用卢志威的话说:“作为一个生态农场,我们的核心运营理念不仅是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更重要的是植根于社区的包容性发展。”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场大火,农场里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
……
齐政和张泽宏都对美国的生态农场模式产生兴趣,两人和卢志威夫妇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齐政结合后世的记忆,对美国生态农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越发有了深刻的理解。
普遍性在于,任一生态农场内,类似“循环农业”
模式都是他们的基础标配。
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喂添加激素的饲料,这个自然不用多说。
“生态”
的概念,更体现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比如用农作物喂养动物,动物排泄物由微生物分解,制成有机肥料帮助农作物生长。
比如根据不同作物耕种期,放鸡鸭鹅等进去吃杂草和害虫。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这种“循环农业”
的模式,通过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达到农场生物自身的生态平衡。
相比工业化农业对土壤的破坏,生态农场的产量更高,并且对周边社区不会产生环境影响。
而特殊性在于,美国生态农场是根植于社区,打造出强粘性和包容性,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服务社区居民的属性,使得美国生态农场的产品,主要通过农场的商店、当地的农夫市集、csa会员、当地的商铺和参观进行销售。
更甚至,有些农场还不对外地顾客销售。
有的生态农场,专供本地社区消费,非本地居民有钱也买不到。
即便是会员家庭,如果想要购买超出限量的农产品就得付费。
特殊的土地制度加持下,这些生态农场不仅在生态上遵循“自然而然”
的态度,在商业经营上也“顺其自然”
。
譬如,在美国的生态农场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为了保证体验满意度,他们会严格限制人流。
还有些农场主,为了生活和生产不被打扰,主动制造淡季,限制开放时间。
所以,中美国情不一样、消费环境也不一样,美国的生态农场模式在国内未必可以模仿,甚至很多地方根本不具备借鉴价值。
但总的来说,在美国搞有机食品,就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大环境的支持,是目前的国内比不了的。
对于生活条件太好了的美国人来说,相对于工业化农业的食品味道、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态农场里的有机蔬菜、田园环境才是最稀缺、最时尚、最有价值的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