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师兄莫拿我开心,若非师兄引我拜师递帖,哪有我这个少君啊.”
赵安起身将孙瑞拉着坐下。
贩盐这事最重要的就是交通物流必须畅通,而青帮就是眼下最大的物流集团,放着现成的物流集团不用是傻子。
赵安又不想贩盐这事成为扬州分舵的营收项目,只想拉上孙瑞弄票人背着分舵干,这样利润就不用分给分舵。
不管什么买卖,它再暴利也架不住分的人多啊。
只这事需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不能一上来就跟孙老四挑明说,便与其聊起运漕粮的事。
没想一提到运漕粮的事,孙瑞就是一肚子口苦水,恨声道:“妈的,这趟漕粮运的亏大发了,弟兄们一个子不挣不说,还倒贴了不少,这次回来有的弟兄都得卖老婆孩子才能把亏空顶上!”
孙瑞说的情况让赵安有点纳闷,你们青帮是负责运输的,把货运到地方拿运费走人便是,怎么还有倒贴一说的。
当下来了兴致,细细询问关于漕运的事。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那漕运压根不是人干的事!
青帮压根不是替人运货的卡车司机,想拉就拉想不拉就不拉,而是清廷指定的漕运承办单位,也就是必须对漕粮运输负全责的事业单位。
出了事,清廷直接追责青帮,具体到哪帮船出的问题,那这帮船的运丁连同青帮的漕工重则杀头,轻则坐牢。
运输过程也跟唐僧取经似的得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首先粮食装船这一块就得受地方官吏盘剥,每条船固定25两孝敬费。
不给这钱,你这漕船的任务就完不成,完不成,后果自己掂量。
给了孝敬,粮食装满北上先经淮安漕运衙门验粮这一关。
“验的根本不是粮,就是银子!”
孙瑞气乎乎道,“船往它漕运衙门码头一停,甭管有理没理就得先交落地钱,那帮验粮的还得给他们折帮钱才肯上船来验,验完还要给验米费”
按孙瑞说的,光是在淮安,漕船就要被漕运衙门以二十多种名义收费,折合到每条船最低都要四十两一艘。
且这笔钱还不是什么苛捐杂税,而是朝廷承认的正规收费,全名叫“兵胥对比费”
。
“淮安这边还好,那通州才是鬼门关!
你漕船到了地界就得等待验收入库,什么时候验收,什么时候入库,全他娘的钱说了算,你就是弄堆沙子入库,只要银子给到位那也是上等的白米!
甭管当官的还是跑腿的,全把咱们当猪看,妈的,弟兄们跑这漕船哪里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少赔钱!”
孙瑞是真气,这次之所以耽搁这么长时间才回来,就是卡在通州一个姓白的粮道经纪手中。
粮道经纪不是官,而是通州负责验粮的坐粮厅招募的书办,这帮书办却一个比一个厉害,因为全是仓场总督衙门官员的亲戚。
手底下管着的人比县太爷都多,少则七八百个,多则上千个。
这些人养着干什么的,就是刁难漕船的。
不给好处,弄个百多号人往你船头一站,不打也不闹,反正就是叫你验不了粮。
没办法,为了不误验期只能任由粮道经纪勒索。
孙瑞就被那个姓白的经纪勒索了2800两才得以将所带帮船成功入库交验。
也就是说从漕粮征收、交兑、行运、交仓,每一个环节都给官员提供了中饱私囊的肥沃土壤,围绕漕运的相关衙门,以及沿途地方无不从中分杯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寄生于漕运的吸血官僚链条。
导致的后果就是往通州运一斤粮,实际百姓需要担负的是三斤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