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暗暗思忖,李承志将魏子建送出别院,而后清退左右,渐渐陷入沉思。
罢战是自然要罢战的,但何时罢,如何罢,这里面却大有讲究。
首先要给元魏使足压力,做出一副我马上就要打过黄河,打过陇山的架势。
使其不战自乱,方寸尽失,如此才能渐渐将其逼垮。
其次要为下次出兵留好退路。
若兵进陇山,就有直指关中之嫌,十有八九会逼的元魏狗急跳墙,鱼死网破。
但陇山以西,黄河以东的陇西之地,倒是可以图谋一二。
不过肯定要不断试探,才能知道元魏底线在哪里,最起码要掌握好中间的度:即能使朝廷方寸大乱,还不至于与西海玉石俱焚。
若是还不行,至少也要占据天水郡。
一是以免元魏故伎重演,向南梁借兵。
但只要陈兵秦州腹地,就可使南梁投鼠忌器,不敢从秦岭六道出兵。
自然也就免了李承志腹背受敌之忧。
二则是,只要扼守天水,便等于将两郡之间的渭水握在了手中。
三国之名将张郃既然能由洛阳突出奇兵,经渭水逆上,大败诸葛亮数十万大军。
李承志自然也能顺流而下,突袭洛京。
再者,便是暂且休兵言和,也绝对不能是西海先主动,不然就会暴露李承志已经是个纸老虎的真相。
所以还是摆足进攻的架势,让朝廷主动来求和。
如今朝廷所号称的“百万大军”
已然十去其八,只余元遥一根独苗。
太后与朝中诸公但一得讯,必然惊恐万状,栗栗而惧。
怕李承志就此打过陇山,甚至兵指洛阳,是以求和罢战是必然,而非李承志想当然。
到时就可以可着劲的提条件。
李承志的主要目的,还是粮。
大败罗鉴,所俘镇军才只六七万。
被罗鉴所逼,本欲鸠占雀巢,移居西海的镇民却有十万户。
而被李松与元鸷招安的敦煌镇民更多,足足近二十万户。
所以只是一个冬天,民户数量涨了整整三倍。
如果只是如此,倒不用太过发愁。
毕竟敦煌镇本就有屯田、有牧场,镇民本就可以自给自足。
而连番大胜,从吐谷浑和柔然抢来的牛羊不计其数,养活西海这二十万民户并非难事。
但问题是,如果以牧为生,李承志这辈子都只能偏安于水草之地。
如西海,或是大碛,或是祁连山两麓。
还图谋毛线的中原,逐个毛线的鹿?
放牧是不可能放牧的,就是再活十辈子也不可能。
所以移民于张掖、武威、及陇西等地,并将政治、军事中心东迁是必然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