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看见灯火亮起。
京城某深巷宅院内,几位锦衣卫高级官员秘密集会。
烛光昏暗,墙上挂着一幅舆图,上面用红笔圈出数十个闻心亭位置。
“再这样下去,民间私议国史成风,岂非动摇社稷根本?”
一人怒道,“什么《无名册》,不过是以哀情煽动人心!
那些所谓的‘冤魂’,早该随风而逝!”
另一人冷笑:“更可恨的是,连宫里的太监都搞了个‘暗烛会’,专门搜集先帝删改的奏折碎片。
昨儿我还听说,有人把仁宗遗诏抄本偷偷刻成了石碑,埋在西山脚下!”
“该出手了。”
第三人阴沉开口,“明日我就上奏,称‘忆学’惑乱民心,请禁《万民录》刊行,拆毁各地闻心亭,严查执灯士背景。”
话音未落,窗外忽传来一声轻响。
一只纸鸢悄然落下,红线牵引,末端系着一枚铜铃。
铃身刻字:
>**“你说该忘的,正是别人誓死要记的。”
**
众人惊起,四顾无人。
待再回头,那纸鸢已燃起幽蓝火焰,转瞬化为灰烬,唯余铃铛落地,嗡鸣不止。
他们不知道,这只纸鸢来自北京城外一所孤儿院。
那里收养的全是父母因“言忆获罪”
而入狱的孩子。
院长是个哑女,不会说话,却每日教孩子们折纸灯、写字条、画亲人模样。
她相信,只要孩子还记得,记忆就不会断绝。
而这枚铜铃,则是当年阿宁游历江南时赠予一位小徒弟的信物。
那孩子后来成为一代名匠,专制忆器,临终前将最后一枚铃铛交给弟子,叮嘱:“若见有人欲灭灯,便让它响一次。”
此时此刻,在遥远的西北戈壁,一支驼队正穿越风沙前行。
领头的是位蒙面女子,背着一只沉重木箱。
她是敦煌守窟人的后代,二十年来走遍西域废墟,搜集残卷断简。
此次进京,是要将一批新译出的壁画题记交予执灯士联盟。
途中遇风暴,险些全军覆没。
幸得一群牧民相助,才得以脱困。
那夜篝火旁,牧民老人讲述了一段祖辈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画画的人,天天在洞里描神仙。
官兵来了要烧洞,他说不行,这里面记着一万个人的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