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道光桥横跨幽冥,千万亡魂列队而行,有的拄拐,有的怀抱婴孩,有的相互搀扶。
他们脸上不再有痛苦,唯有释然。
“谢谢你记得我们。”
“谢谢你让我们走。”
“请你……替我们继续活着。”
最后一缕魂光升天之际,少女的身影渐渐透明。
她的身体化作无数光点,融入记忆之河,成为其中最温柔的一段潮汐。
雨停了。
阳光穿透乌云,洒在守灯堂前。
石阶上的柳絮随风起舞,一如初春时节。
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但从此以后,每当有人在忆亭敲钟诉忆,总会感觉到一阵微风拂面,像是有人轻轻回应:“我在听。”
数月后,共执之根尽数枯萎,邪教覆灭,民间哀仪渐归正道。
朝廷正式颁诏,将每年清明定为“忆归节”
,全国忆亭统一鸣钟三响,万人同唱渔谣,追思逝者,珍重生者。
陆沉舟带着第七营老兵巡行北疆,所到之处,百姓自发建亭立碑。
他们在碑上刻下的不再是帝王功业,而是普通人的名字:李氏织女,卒于洪武十七年冬,善绣牡丹;王家小儿,年九岁,喜折纸船放溪中……
慧贞重返昆仑,将冰莲种子播撒天下。
她说:“花开之处,即是心灵相通之地。”
念汐行走江湖,收徒授剑。
他教的第一课不是杀人技,而是如何倾听风中的歌声。
闻心则留在守灯堂,每日抚琴不辍。
某日清晨,他将少女留下的玉佩轻轻置于琴弦之上。
琴声乍起,竟有女子嗓音悄然合鸣,唱的正是渔谣最后一段:
>“君归何处不思量,
>星落成海夜未央。
>若问相逢何日再,
>且看人间烟火长。”
他泪流满面,却笑了。
多年过去,忆亭遍布城乡,渔谣成为童谣、婚曲、战歌、葬礼序章。
人们不再惧怕死亡,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还有人记得,爱就不会终结。
又是一个春日,守灯堂迎来一位盲眼少年。
他摸索着走到碑林前,手指抚过“人间最贵是相看”
一句,忽然轻声问道:“这里……是不是住着一位姐姐?我梦里总听见她在唱歌。”
旁边的孩童抢答:“当然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