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延庆伏诛当日,全城戒严。
尸体悬于朱雀门外三日,以儆效尤。
自此,宦官干政之患暂息。
秋分过后,赵昭再次上奏,请立“宪章院”
,专司制定国家根本大法,确保无论君主贤愚,制度不堕。
江宁公大力支持,召集硕儒名士起草初稿。
其中第一条写道:
**“凡生于斯土者,不分贵贱男女,皆享入学、任职、诉讼、言论之权。
若有违者,天下共击之。”
**
草案传开,保守派几近疯狂。
礼部尚书联名上表,称此乃“颠覆纲常,悖逆天理”
,甚至有人扬言要刺杀赵昭,以“救社稷于将倾”
。
江宁公冷笑置之。
他在一次私下议事中对心腹道:“他们骂我是乱臣,骂皇子是贼子。
可三百年后,谁还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只会记得是谁让孤儿有了书读,让农妇可以告官,让一条铁轨通到了雪山脚下。”
他命人将《宪章院草案》刊印十万份,通过驿站系统送往全国每一座县城、每一所学堂、每一个村寨。
附信曰:“此非朝廷恩赐,乃万民应得之权利。
若有异议,请执笔批驳??只要你说的是理,我们愿意听。”
奇迹般地,回应如潮水涌来。
有老秀才写万余言长文质疑程序正义,却被孙子反驳:“爷爷,你年轻时也考不上进士,现在却反对别人考试?不公平的事轮到自己头上才觉得痛吗?”
有苗疆女子寄来竹简,请求加入“女性参政试点”
;有盲人乐师谱曲一首,名为《光明引》,歌词全是拼音字母,只为证明“看不见的人也能创造”
。
赵昭逐封阅读,泪流满面。
他明白,这场变革已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孤勇,而是千万人心中的火种正在燎原。
冬至那天,他独自登上皇城角楼,遥望西方。
暮色苍茫中,一列火车正缓缓驶出东京站,汽笛长鸣,划破寒空。
车厢里坐着第一批赴西南任教的青年教师,每人怀里都抱着一本《启蒙要略》。
他轻轻呢喃:“阿塔,你看,车轮滚滚,无人回头。”
江宁公站在身后,白发在风中飘动。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将一件厚袍披在赵昭肩上。
远处,星斗初升,宛如无数眼睛注视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