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王小仙在,如日悬空,影不西斜。”
赵顼闻之,在紫宸殿设香祭拜,感慨道:“朕得此臣,胜得十万雄兵。”
王小仙却在当夜独自登上宣德楼。
北风凛冽,吹动他半白的鬓发。
他望着辽东方向,低声自语:“耶律仁先,你错了。
我不是太阳,我只是点燃火把的人。
真正的光,还在远方。”
十一月二十,兰州再次传来捷报:第四尊震天炮试射圆满成功,精准命中三十里外靶标,误差不足三步。
更令人振奋的是,党项学徒主导的“轻装火箭车”
研制成功,可由四人推动,连发九箭,适合山地作战。
王小仙看完奏报,久久不语。
他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准许兰州研究院对外展示‘火箭车’模型,邀请辽、高丽、西夏使节观礼。”
宋玉大惊:“相公是要示弱于敌?”
“非示弱,是示道。”
王小仙微笑,“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的技艺不止于杀人,更可用于修桥铺路、开山引水。
若有一日,他们不再想打仗,而是来求一门手艺、一包种子,那才是变法的真正胜利。”
腊月初八,佛成道日。
汴京大雪纷飞。
王小仙于府中煮粥施僧,忽闻门外喧闹。
开门一看,竟是数百名工匠携家带口冒雪而来,为首者正是张九章。
“相公!”
张九章跪地捧上一只木匣,“这是兰州全体匠人所铸‘太平铃’,以废炮铜熔炼而成,内刻三百二十七名殉职工匠姓名。
我们请求,将此铃悬挂于火器研究院门前,每日晨昏一响,既悼亡魂,亦警后人。”
王小仙双手颤抖,接过木匣。
铃身粗糙,却沉甸甸的,仿佛压着无数未眠的魂魄。
他缓缓点头:“挂吧。
但铃上加一句??‘变法不死,薪火相传’。”
那一夜,他再度提笔,在《火器图谱》末页补写道:“世人谓我好权、嗜杀、悖祖、逆天。
然我所求,不过让牧童能读书,农妇免饥寒,边卒不必白骨埋沙。
若有来世,仍愿为薪,燃尽此身。”
次日清晨,雪霁天晴。
第一缕阳光照在宣德楼顶,映得琉璃瓦如金波荡漾。
宫门开启,百官入朝。
忽闻西城方向钟声悠扬,绵延不绝。
那是兰州传来的消息??太平铃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