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话音未落,商会会长当场反驳:“盐池为民共有,岂容分治?关税可谈,但须以实物抵押,防尔等虚买套粮。”
一名蕃族代表更直言:“往年辽商欺我言语不通,以劣马换良牛,此仇未忘!
今后交易,必有公证人在场!”
辽使瞠目结舌,旋即大笑:“王公治民,竟至于此!
怪不得党项残部投你如归巢之鸟。”
最终,双方签订《统万盟约》:开放三处榷场,互派商监,设立纠纷仲裁庭,约定三年内不得擅启战端。
条约副本当场公示于城门,百姓争相传阅。
消息传至汴京,赵顼览约良久,终于提笔朱批:“王卿所为,虽越常制,然实利国家。
准其所请,五司体制试行三年,成效显著则推广诸路。”
圣旨抵达那日,王小仙正卧床不起。
苏辙含泪宣读完毕,只见他缓缓睁开眼,嘴唇微动:“终于……走通了第一步。”
当晚,他召集阿勒坦、蔡京、王大虎等人至床前,逐一交代后事。
他对阿勒坦说:“你要记住,权力不是用来压人的,是用来服务的。
每月至少下村十次,听最穷的人说话。”
对蔡京道:“财政透明是新政命脉,任何人想暗账,格杀勿论。”
对王大虎:“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
但切记,枪口永远对外,不对内。”
最后,他握住苏辙的手:“若我死后,有人污我为逆,你不必辩解。
只需带人去北岭渠走一趟,去文庙看一看,去听听孩子们背书的声音??那就是最好的回答。”
二更天,风雨骤至。
李婉儿守在床边,轻轻哼着家乡小调。
王小仙忽然清醒,望向窗外电闪雷鸣,喃喃道:“这场雨……下得好啊……麦子要醒了……”
话音落下,呼吸渐弱。
三更鼓响时,一代变法巨擘溘然长逝,享年四十九。
噩耗传出,全境哀恸。
百姓自发罢市三日,家家门前悬挂白灯笼。
蕃汉学子齐聚文庙废墟,连续七昼夜诵读《河朔新政实录》,声震旷野。
民夫们肩扛石料,日夜赶工重建文庙,誓言“要在清明前让先生魂归讲堂”
。
数月后,春雷滚滚,新庙落成。
正殿匾额高悬四个大字:“为民立极”
。
而远在汴京的王元朗,在国子监门前跪接遗诏。
当他展开父亲最后一道奏章,读到“臣死之日,即是清白证明之时”
一句时,伏地痛哭,久久不起。
多年以后,河朔五州百姓仍流传一句话:
“渠里的水会干,碑上的字会磨,但王大人教我们说的话,一代代都说不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