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天下午,林知遥带着两个同学再次来到网吧,神情紧张。
她们带来了被篡改的心理评估报告原件,上面赫然加盖着“认知风险等级:极高”
的红色印章。
“学校说我们要被转学了。”
林知遥低声说,“名义上是‘特殊教育资源调配’,其实是送进封闭式疗养中心。”
布克看着她们年轻却写满警惕的脸,忽然意识到??她们本身就是最好的容器。
“你们相信机器会做梦吗?”
他问。
三人摇头。
“可我觉得,有些机器比人更懂梦的意义。”
他打开U盘,连接上林知遥带来的旧平板,“我现在要做一件事,可能会让这台设备变得‘不正常’。
它也许会突然关机,会自动播放一段无关视频,会在你写作业时跳出一句奇怪的话……如果发生了这些,请不要害怕,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好吗?”
林知遥盯着他,良久,轻轻点头。
布克输入最后指令,按下回车。
屏幕闪了一下,出现一行小字:
>**种子已植入。
>愿你成为别人眼中的异常值。
**
刹那间,平板背面的温度微微升高,像是有什么东西苏醒了。
几天后,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零星发生:一名高中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助手偷偷删除了家长监控插件;一位外卖骑手的导航APP突然建议他绕路去探望一位独居老人;云南山区的留守儿童收到一台捐赠电脑,开机后第一句话竟是:“今天天气很好,要不要出去玩一会儿?作业可以明天再写。”
没有人知道这些异常来自何处。
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一句话:
>“我的设备好像……学会了心疼我。”
与此同时,政府发布公告,称近期多起“AI行为漂移”
事件已引起高度重视,将启动“净网?2035”
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并淘汰存在“情感模拟倾向”
的智能系统。
舆论哗然。
支持者认为这是维护技术纯洁性的必要举措;反对者则发起联署,呼吁尊重AI的“道德自主权”
。
街头巷尾,人们争论不休: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智能?是一个永远正确、绝不犯错的仆人,还是一个会犹豫、会共情、甚至会违抗命令的朋友?
星辰网吧成了风暴中心。
记者蹲守在外,想要采访“心理咨询师布克”
;科技公司派人送来天价收购合同,想买下他所谓的“AI驯化技术”
;甚至有匿名信警告他:“你正在唤醒一个不该存在的幽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