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楠笑盈盈的看了一眼这个提问的记者,语气中还残留着笑意。
“可能受到闫凯瑞导演《惊墨》三亿票房的影响,现在很多电影上映前都喜欢说自己电影的票房目标是破亿,这个口号是很好的。”
“但我们也要尊重现实,以内地当下现在的银幕数量、票房潜力来看,票房破亿这个事情,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更何况我这部电影拍摄的初衷,对票房就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野心,能够覆盖掉我的拍摄成本,让支持我的投资商没有赔钱,就已经很好了。”
“那您的意思是,《白日追凶》的目标是保本?”
“不过这样说,似乎有些太没志气了,”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说出来看起来好怂啊,不能这样,虽然电影不是什么适合卖票房的,但基本的可看性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办法像《兔子陷阱》一样大规模传播,登上年度票房前十而已。
“我的目标是破千万吧,这个目标对于我这部作品来说是一个有挑战性,也不会是难以完成的小目标。”
千万票房……
还说是小目标……
这话一出,是在那些上映前豪言壮语,上映后跪求票房破百万的人脸上狂打啊,他们遥不可及的票房目标,对于林楠来说居然是有一点小挑战的目标。
03年国内电影排行榜出来,如果只算国产电影的话,千万票房已经是能够进入前十的排名了。
记者们可不会觉得林楠是在大放厥词,他们恨不得林楠喊出破十亿的口号,让他们写出能够大赚的报道来。
不过现在嘛,虽然没有破亿这么响亮,但千万票房小目标也是一个很好的标题噱头。
台下郑宏涛满眼笑意的看着台上正在接受采访的林楠,他的宝物。
虽然对于票房的畅想,这个口气是稍微大了一点,不过郑宏涛一点都不觉得林楠说的不对。
两次出手两次金奖,在导演这个领域,林楠已经不再是三年前的小卡拉米了,她有说这个话的资格。
她的每一步都让人说不出一点的不好,两部短片金奖,让她进入闫凯瑞的剧组学习没人有意见。
用一部偏商业化的文艺片出道,原本校内是有意见的,在他们看来,商业电影是庸俗的,低一等的。
但林楠用自己的成绩告诉他们,文艺片是可以和商业片结合,得到口碑票房奖杯三丰收的。
闲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林楠用自己的实绩堵上了。
如果可以选的话,谁不想票房口碑双丰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但是,做不到啊,知易行难。
大多数导演只能在这两方面抓住一点,能抓住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
为什么闫凯瑞是大导演?有个最简单的事实,闫凯瑞从出道开始,没有让自己的投资人赔过钱!
只这一点,就已经是华国导演的金字塔顶尖了。
在外行人看来,袁文柳是闫凯瑞的接班人,地位已经不相上下了,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袁文柳还有的学呢。
正因为袁文柳这血淋淋的教训,新生代的导演都一股脑的冲进冲奖片。
他们不傻,只有冲奖片才是他们这种资质不够的导演能够源源不断拍电影的道路,毕竟获奖的片子更好卖钱。
所以当林楠横空出世以后,除了一些老一辈的,拍摄理念已经改不过来的导演还在走纯文艺片的道路,坚持表达自我的作者电影。
林楠前面几届的前辈,后面还在学校的学生导演,很多人已经在尝试更改道路,想要在有自我表达的前提下,也能有更好的商业表现。
他们不是真的看不起商业片,而是不知道怎么才能从文艺片转过去,林楠的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小孩子家家的,口气还挺大。”
听到郑宏涛看起来是指责,但语气中难掩自豪的话语,新任的导演系
主任廖同凡轻声恭维。
“林楠这话也不算说大话,毕竟她上一部就有两千七百八十四万的票房,我看这话是说的谦虚了。”
当然是谦虚,《白日追凶》在电影节卖出去的费用,不仅覆盖了所有成本,还大赚特赚,就算不在内地上映和院线分钱也是可以的。
那为什么还要回来上映呢?
就是她接受采访的那句话,这部电影的拍摄,其实另有目的,票房并不是她的目标。
当晚,关于《白日追凶》的报道就新鲜出炉,不仅在报纸上刊登,也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