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汪恺也吃惊,没料到朝廷派下来的官儿生得这般俊。
听说是晋王,他就更诧异了,忙跪拜行礼。
李珣抬了抬下巴,「你就是汪恺?」
汪恺回道:「正是。
」
李珣指了指他,「你上报说淮西弩坊无需自查,没有任何纰漏,可属实?」
汪恺严谨道:「回殿下,弩坊造箭院的数目质量等工艺程序皆有一套完整流程,卑职只需按部就班,严密把控,每月底再清理查验,便不会再出纰漏,故卑职敢狂言淮西弩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李珣赞赏道:「说得好,看来你是认可这套管理制度的。
」
汪恺点头,「认可,卑职家中世代皆是军匠出身。
家父一生造作军器,除工艺外,也熟知整套流程。
若说他是实操者,那卑职就是检验者。
这套体系法则由两代人亲验,可以说是非常完整的。
」
得到他的认可,李珣非常高兴。
不过光靠嘴巴是不管用的,只有亲自查验,才能见真知。
接下来的几天李珣和同来的官员就弩坊里的兵器进行详查,从制度材料,到工艺,再到质检入库,一系列流程挨着盘查。
事实证明汪恺所言不假,当初由武帝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只要按部就班,严格执行,中间就不会出现纰漏。
汪家用两代人来检验这一体系的可行性,而出现纰漏的莫过于贪与疏忽。
先前宋致远打趣,说这一查下去,说不准还能在老鼠窝里捡到宝。
李珣确实捡到宝了,他觉得汪恺跟秦秉南是一类人,都是执行力极强的人,而且有些迂腐,不擅长机变。
这样的人是适合干实事的人,只要你给他一套准则,他便能在准则内把事情干得漂亮。
两个年轻人就军器话题进行一番剖析。
汪恺家中世代都是干的这个,自然比李珣深入了解得多。
而李珣是在战场上厮混的人,论起兵器的厉害之处,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二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些观点能契合,有些观点则相悖,大体上都是能深入沟通交流的。
直到老陈来说夜深时,李珣才问:「什么时辰了?」
老陈:「快要到子时了。
」
汪恺起身行礼,「卑职倒把时辰给忘了,殿下早些歇息吧。
」
李珣点头,做了个打发的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