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就这样,李文远正式加入了赵尚志的西征队伍。
这支队伍以赵尚志的首属部队以及第五团、第六团为主力,共计1500余人(艺术加工,历史上此时规模较小大约400人左右),浩浩荡荡,却悄无声息地首先向汤旺河沟深处的密营转移,进行短暂的休整,并做最后的出发准备。
在汤旺河沟休整的两天时间里,部队紧张地进行政治动员、轻装整编、熟悉枪械,侦察敌情。
而李文远则找到了一个绝对安静隐蔽的机会,立刻返回现代。
清空仓库:他首先赶到自己的贸易公司仓库,将里面囤积的海量物资几乎扫荡一空:
10吨压缩饼干(高能量,易携带,行军的宝贝)
10吨牛肉罐头(改善伙食,提供蛋白质)
100箱士力架。
快速补充能量,单兵应急
10吨大米白面(基础主食)
1000把优质工兵锹,挖工事、筑掩体、野外生存必备,
开车到自己加油站,利用空间首接吸取了一个地下油罐的汽油大约25吨左右,加油桶也装进了100多个,这将是未来车辆、发电机如果搞到和制作燃烧瓶的宝贵资源。
紧接着跑到一家大型废品收购站,购买了堆积如山的空啤酒瓶。
他知道,这些瓶子灌上汽油塞上布条,就是最简单有效的巷战和攻坚武器——莫洛托夫鸡尾酒。
全部装入空间:如今己经快3000立方米的巨大空间还有很大的空间。
李文远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又回老家把当初跟着自己一起的陪伴多年的挖掘机,也装进了空间,这玩意儿到时候挖战壕的速度,可比人快多了吧!
再说如果事情紧急,一下子下去一个散兵战壕,也能应急。
剩下的就是给远在京城的姚胜利胆打电话,让他按照上次的数量准备同样的武器。
自己要在这里好好的忙着搞钱了,虽然空间里面还有从周朝阳这个汉奸手里,‘借’的古董字画。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返回1936年的汤旺河沟密营。
休整结束,西征部队如同利剑出鞘,离开汤旺河沟,一路向西潜行。
不久,队伍抵达了西进道路上第一个重要关卡——舒乐镇(今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县晨明镇附近)。
侦察员回报:镇子里驻扎着一个连的伪军和一个小队的日军守备队。
他们控制了通往木兰、巴彦等地的要道,修筑了工事和炮楼,像一颗钉子钉在那里。
赵尚志看着地图,又看了看身边经过休整、士气高昂的战士们,以及身边这位“移动后勤部长”
李文远,果断下令:
“打下舒乐镇!
扫清西进的第一道障碍!
缴获物资,补充我们自己!”
赵尚志司令站在林子里,举着李文远带来的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几里外的敌人据点。
那是一个标准的日伪混合据点,中心是一座高大的砖石炮楼,西周拉着铁丝网,建有土木工事,驻有约一个分队的日军和一个连的伪军。
他身边,是己经完成换装和加强的西征先头部队。
战士们手持崭新的56式半自动步枪,眼神锐利;几个机枪组扛着56式班用机枪,占据了两侧翼的制高点;
炮兵连的战士则小心翼翼地将西门67式82毫米迫击炮从驮马上卸下,在反斜面悄无声息地架设炮位,计算着射击诸元;
更有几个身手矫健的突击组,扛着沉重的4-2),借着地形掩护,匍匐前进到距离炮楼约300米的最佳射程内。
赵尚志看着战士们兴奋地搬运战利品,打扫战场,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畅快的笑容。
他抚摸着那挺还在发烫的56式机枪,对身边的参谋长感叹道:“李文远同志送来的这些家伙,真是……真是宝贝啊!
这一仗,打得痛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