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李文远和张政委趁机向大家讲解这些武器的名称、基本性能和操作要点李文远主要讲,张政委补充和进行政治鼓动。
“同志们!”
张政委大声说,“这些武器,就是未来我们抗联队伍要大量装备的!
现在放在这里,就是要让大家提前熟悉它们,研究它们!
你们是种子,要把使用和维护这些杀敌利器的本领学会、学精,然后带到各个部队去,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威力,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
李文远也很喜欢和学校的基层军官、学员们聊天,听他们讲各个部队的趣事和困难。
一次,几个从不同小队来的学员感叹:“……就是有时候在外头执行任务,冬天里想吃口热乎的都不敢生火,怕冒烟被鬼子伪军发现,只能啃冻硬的饼子,甚至雪就树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李文远心里猛地一酸,仿佛看到了战士们蜷缩在雪地里,对着冰冷食物哈气的场景。
紧接着,他猛地一拍脑袋!
“哎呀!
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忘了!”
他想起了在现代军事论坛和短视频上经常看到的——无烟灶!
这看似简单却极其实用的野外生存技巧,正是当年志愿军在半岛战场为了应对敌方空中侦察而广泛使用并改良的宝贵经验!
“兄弟们,过来过来!
我教你们个好东西!”
李文远立刻来了精神,拉着学员们跑到操场边,找来工兵锹,一边挖一边讲解:“看,这叫‘无烟灶’!
挖个坑,侧面开槽做灶门,上面用木头土块盖住,留出排烟道但让烟分散开……这样生火,烟很小,散得慢,远远根本看不见!”
他亲自示范,升起一小堆火,果然只有极其淡薄的烟气缓缓弥漫,很快就被寒冷空气吸收稀释了。
学员们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巨大的热情,纷纷动手尝试挖凿。
这个简单易学却能极大改善野外生存条件的技术,迅速在军校乃至这些学成的队员带着这种技术后来在整个抗联部队中推广开来,当然这是后话了。
李文远在滚蛋岭军校,一边教,一边学,不知不觉就度过了半个多月充实而平静的时光。
首到这天,一架爬犁疾驰而至,带来了夏云阶军长的口信:“让老吴立刻带李文远同志来军部见我,有重要情况商量!”
来人还补充道,老吴营长刚好完成缴械矿井队的任务,正在返回军部的路上,正好可以接上李文远。
李文远和老吴风尘仆仆地赶回根据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发现气氛非同寻常。
营地里的战士们行色匆匆,都在紧张地收拾行装,搬运物资,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气息。
更让他意外的是,指挥部里不仅看到了夏云杰军长和李副司令,高副军长,还看到了一个熟悉而威严的身影——赵司令。
“赵司令!”
李文远有些惊讶,连忙敬礼,他己经不知不觉间把自己当成这个队伍的一员。
赵尚志转过头,看到李文远,那张历来严肃的脸上竟然露出了难得的、堪称和善的笑容,眼神里的警惕和审视早己被一种看待“自己人”
的信任所取代。
“文远同志回来了?好!
回来得正好!”
赵尚志走上前,甚至亲切地拍了拍李文远的肩膀,“你前次送来的枪,可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
还有老吴,辛苦了!”
!”
这番热情的招呼让李文远受宠若惊,同时也意识到,情况可能非常严重,连赵司令都亲自从通河那边赶过来了。
指挥部里还有几位李文远没见过、但气质不凡的首长,应该是其他抗联部队的领导人。
此刻没人顾得上寒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中间那张简陋的军事地图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