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位守窟的老僧拄着菩提木杖走来,见李承乾看得专注,便用梵语念叨起来。
王玄策翻译道:“老人家说,石头最懂人心——佛教的慈悲、印度教的雄浑、耆那教的清净,本就是一座山的三面,凿开哪一面,都能看到太阳。”
李承乾望着壁上三教神像共处的浮雕,忽然点头:“就像长安城里,儒生读经时,道姑在隔壁炼丹,僧人在巷尾敲木鱼,谁也不妨碍谁。”
在一处被苔藓半掩的侧壁上,李承乾发现了几行模糊的刻字。
王玄策用帕子擦去浮尘,辨认道:“是梵文写的‘天下无二道’,旁边还有汉文的‘殊途同归’,字里带着柳体的筋骨。”
刻字下方,有人用硬物凿了个小小的唐式方孔钱,钱眼里填着一粒菩提子,历经千年仍
iconicon-uniE0D0"
>
iconicon-uniE0D1"
>如初。
“定是大唐的行脚僧留下的,”
李承乾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刻痕,指尖能摸到笔画的顿挫,“他是在说,不管用梵文还是汉文,写的都是一个理。”
正午的阳光穿过洞窟的天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承乾坐在凯拉萨神庙的石阶上,望着往来的朝圣者:穿橙红僧衣的佛教徒对着印度教的神龛合十,裹着黄布的婆罗门给耆那教的祖师献花,戴白帽的耆那教徒弯腰拂去佛教浮雕上的尘土。
山风吹过崖壁,石窟里传来不同教派的诵经声,梵文的、巴利文的、汉文的,混在一起竟如天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朕算懂了,”
李承乾对众人道,“天竺能容下三教,不是因为软弱,是因为明白‘各美其美’的道理。
就像这埃洛拉的石头,硬得能扛住千年风雨,却也柔得能让不同的信仰在里面扎根。”
郭正一指着远处的崖壁:“我大唐有儒释道,不也这样?孔夫子的仁、老聃的道、佛陀的慈悲,不都在长安城里好好住着?”
李敬玄忽然掏出纸笔:“回去我要把这‘三教缠枝纹’画下来,绣在国子监的幡旗上。
让学子们看看,石头都知道互相借点颜色,人更该敞亮些。”
夕阳西下时,一行人走出石窟。
回望那片赭红色的崖壁,三十四座洞窟在暮色中如星辰般闪烁。
李承乾忽然问王玄策:“你说,千年前的工匠们凿石头时,是不是早想到了今天?”
王玄策望着落日把石窟染成金红色,答道:“或许吧。
他们把三教刻进石头,就是想告诉后人——真正的永恒,不是孤零零站着,是你借我一块石,我给你一道光,凑在一起,才扛得住岁月。”
暮色中,埃洛拉石窟的轮廓渐渐与远山融为一体。
李承乾知道,这片石头教会他的,比任何典籍都更深刻——文明的生命力,不在于隔绝,而在于交融;不在于固守,而在于共生。
就像那缠绕在石柱上的纹样,你借我一抹曲线,我还你一缕弧度,最终织就的,是跨越千年的壮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