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街市中段有座石砌的圆形广场,几个匠人正围着石砧敲打。
其中一位银匠见李承乾看过来,便举起刚打好的银碗,碗内壁錾着葡萄藤,外壁却刻着缠枝莲。
“贵人看这碗?”
银匠笑道,“波斯的葡萄缠大唐的莲,好看得很!”
李承乾接过细看,银碗薄如蝉翼,錾刻的纹路密不透风,不禁赞叹:“这般手艺,不输长安的巧匠。”
广场旁的茶馆里,几个商人正围坐喝茶。
见大唐使者经过,其中一位穿绿袍的天竺商人起身相邀:“远方的客人,尝尝我们的‘拉茶’?”
李承乾欣然入坐,只见茶师将铜壶里的红茶高高提起,茶汤在空中划出弧线,落入另一只壶中,反复数次后,茶色变得醇厚,再加入椰奶与糖,倒入杯中时,竟起了一层细密的泡沫。
“这茶要‘拉’过才香,”
商人举杯,“就像我们做生意,你来我往才热闹。”
喝着茶,忽闻隔壁传来争执声。
原来是个大唐商人与天竺摊主讨价还价,商人操着半生不熟的梵语:“这香料在长安只值三匹绢,你要五匹?”
摊主也不恼,用手指着香料堆:“我这是雪山脚下的藏红花,比恒河边的香三倍!”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末了却相视一笑,商人付了四匹绢,摊主多塞了一把豆蔻,还附赠一句生硬的“朋友”
。
李承乾看在眼里,对郭正一笑道:“你看,百姓间的交往,从不需要繁文缛节,几句讨价还价,反倒比使节的盟约更实在。”
郭正一点头:“陛下说得是,这市井里的烟火气,才是两国交情最牢的根基。”
走到街市尽头,见一座石砌的水井旁,几位妇人正围着打水。
其中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见李承乾冠冕不凡,便把孩子往他面前送,孩子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伸手去摸他腰间的玉佩。
李承乾笑着解下一块玉坠递给孩子:“大唐的小玩意儿,留着玩。”
妇人惊喜地合十行礼,用梵语连声道谢,还塞给李承乾一把刚摘的芒果,果香浓郁。
夕阳西斜时,街市上的灯笼次第亮起,如串起的星辰。
李承乾一行坐在河边的酒肆里,看着往来的行人:挑着货担的脚夫哼着小调,穿波斯锦袍的商人与天竺掌柜对账,大唐的胡商正教当地孩童写汉字……河面上的风带着水汽与花香,拂过脸颊时,竟分不清是大唐的桂香,还是天竺的素馨。
“陛下,”
王玄策举杯,“这茶博和罗城,就像这杯‘拉茶’,各色滋味混在一处,反倒酿出独特的风味。”
李承乾望着窗外的灯火,轻声道:“是啊,文化也好,人情也罢,本就该这般鲜活交融。
所谓‘万里同风’,不是让风只吹一种调子,而是让每种风都能自在吹过,终成浩荡长风。”
酒肆外的广场上,舞姬的鼓点又响了起来,与茶馆里的笑声、货摊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交响乐。
李承乾放下酒杯,看着那片跳动的灯火,心中明白:比起宫殿里的盟约,这市井中的百态人生,才是文明最生动的模样。
而他们的旅程,正是要将这鲜活的印记,带回长安,让大唐的风,与天竺的风,吹得更久,更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