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44章 龙泉瓷韵黄粿里的山海匠心(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瓷土渐渐变成了圆柱形,他试着用手指往下按,这次洞没有太大,也没有太歪,慢慢变成了一个小碗的形状,虽然有点歪,碗口也不是很圆,但是总算有了碗的形状。

“太好了!

陆哥,你真棒!

第一次做成这样己经很不错了!”

吴磊在旁边鼓掌,眼睛里满是惊喜。

老吴也笑了,点了点头:“不错不错,有进步!

这个碗虽然有点歪,但是很有灵气,比机器做的好看。

接下来要上釉,不过上釉比较复杂,需要调釉、上釉、晾干,今天就先体验拉坯,等你下次来,我再教你上釉。”

陆帆看着自己做的小碗,虽然不完美,但是心里很开心,这是他第一次做青瓷,虽然做得不好,却很有成就感。

他拿起手机,拍了张照片,发给蓝晓雨,配文:“晓雨,我做了个小瓷碗,虽然有点歪,但是吴叔说很有灵气!”

不一会儿,蓝晓雨就回复了:“哇!

陆帆哥哥你好厉害!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捏坏了十几个才成,你比我厉害多了!”

中午,老吴留陆帆在家吃饭,老吴的妻子张阿姨做了一桌子菜,有清蒸石蛙、香菇焖鸡、笋干炒腊肉、炒时蔬,每道菜都用不同的青瓷盘装着,清蒸石蛙用的是梅子青釉的盘,香菇焖鸡用的是粉青釉的盘,笋干炒腊肉用的是卵白釉的盘,看起来特别好看,像艺术品一样。

“我们龙泉人,吃饭就喜欢用青瓷餐具,不仅好看,还健康,青瓷不含铅汞,用着放心。”

张阿姨笑着说,给陆帆夹了一块石蛙肉,“你尝尝这个石蛙,是凤阳山的野生石蛙,肉质很嫩,和鸡肉一起炖,很补。”

陆帆尝了一口石蛙肉,肉质果然很嫩,比鸡肉还嫩,汤很鲜,带着点香菇的香,特别好喝。

“张阿姨,您这菜做得真好,和吴叔的青瓷一样,都是精品!”

“哈哈,你这小伙子会说话!”

张阿姨笑得很开心,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我做的菜都是家常便饭,哪有吴叔的青瓷好,吴叔的青瓷才是真本事,做了几十年了,不容易。”

下午,老吴带陆帆去大窑龙泉窑遗址。

遗址在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是宋代龙泉窑的核心产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门口有个石碑,上面刻着“大窑龙泉窑遗址”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石碑旁边还有个简介牌,介绍了遗址的历史和规模。

走进遗址,首先看到的是一片片的瓷片,散落在地上,有的瓷片上还能看到清晰的釉色,有的是粉青,有的是梅子青,还有的是卵白釉。

瓷片的形状各异,有的是碗底,有的是碗沿,有的是瓶身,能看出当年的瓷器形状。

远处有一座龙窑,依山而建,像一条巨龙,窑身是泥土做的,己经有些破旧,窑口的砖块也有点松动,但是还能看出当年的规模。

龙窑很长,大概有五十多米,窑身有很多个窑门,是用来装瓷器和添柴的。

“这就是龙窑,宋代的时候,我们龙泉人就是用这样的龙窑烧瓷。”

老吴指着龙窑,慢慢说,声音里带着点敬畏,“龙窑很长,有的有几十米,烧瓷的时候,从窑头点火,火顺着窑身往窑尾烧,温度能达到1300度以上。

以前烧瓷,要很多人一起,有的添柴,有的看火,有的搬瓷器,很辛苦。

烧一窑瓷,要三天三夜,不能停火,还要有人守在窑边,随时调整火候。”

陆帆蹲下来,捡起一块瓷片,瓷片上的釉色是梅子青的,虽然碎了,但是釉色还是很亮,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吴叔,这些瓷片都是宋代的吗?”

“对,有的是宋代的,有的是元代的,这里以前是龙泉窑最兴盛的地方,有几十座龙窑,每天都在烧瓷,瓷器烧好后,用竹筐装着,通过瓯江运到温州,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国外,比如日本、韩国、东南亚,还有欧洲。”

老吴顿了顿,眼神里带着点自豪,“那时候,国外的人用我们龙泉的青瓷装食物,我们龙泉的美食也跟着瓷器一起,传到了国外,这就是文化的交流。

你想啊,几百年前,外国人用我们龙泉的青瓷碗装着他们的食物,也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美好。”

陆帆拿出笔记本,把老吴的话记下来,心里对龙泉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他想起在缙云,老李师傅坚守着烧饼的手艺,每天凌晨就起床生火;在景宁,蓝奶奶传承着乌米饭的做法,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做给家人吃;在龙泉,老吴和吴磊又在守护着青瓷的匠心,用双手捏出一个个精美的青瓷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八零之珠光宝气重回80当大佬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重生后她被世子爷盯上了都市神级修仙破产男配不想跟我分手主角猎杀者满级甜诱!在傅爷的怀里声色撩人福猪小团子五岁啦[七零]最强魔法皇帝千秋我为凰辣妈奋斗在八零穿到年代当姑奶奶诸天从替换角色开始斗罗之魔君穿成团宠后她暴富了无间之主魔兽使徒俗世怪仙怪兽电影宇宙剑开福地洞天丈夫养外室后我悟了开局逍遥驸马爷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