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午后的课程在医馆的前厅展开。
林薇端坐在案前,面前摆放着一个脉枕。
她首先为医徒们讲解诊脉的基本原理:“诊脉,又称切脉,是通过触摸手腕处的动脉,感受脉象的跳动,从而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常见的脉象包括浮脉、沉脉、迟脉和数脉四种,每种脉象对应不同的病症,大家务必仔细体会。”
她让医徒们依次上前,将手指轻放在脉枕上,亲自为他们示范如何感受脉象:“手指要轻轻搭在脉上,避免用力过猛,先感知脉搏的频率,再判断其强弱和节律。
例如,浮脉轻按即可感受到明显的跳动,通常对应外感风寒;而沉脉则需要重按才能察觉,多与体内虚寒相关。”
医徒们学习态度认真,有的甚至互相练习诊脉,不时向林薇请教问题。
林薇耐心地逐一解答,从脉象的细微差异到对应的病症判断,讲解得细致入微。
她全身心投入教学,暂时忘却了情感上的困扰,眼中重新焕发出专注而坚定的光芒——只有在面对医术和患者时,她才能找到最踏实的归属感。
傍晚时分,课程结束后,医徒们陆续离开,而林薇却依然留在前厅,认真整理着今日的教学笔记。
她详细记录下医徒们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计划在明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根据今日的教学效果,她对后续的课程安排进行了调整,特别增加了实践操作的比例。
就在此时,医馆的门被轻轻推开,侯府的家丁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林大夫,这是我家公子特意让小的送来的,说是对您提升医术大有裨益。”
林薇心中一紧,接过木盒,指尖触碰到盒面光滑细腻的木纹,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赫然是一本手抄的《外台秘要》。
扉页上,萧景琰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此书载有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之法,望能助你精进医术。”
家丁离去后,林薇手捧木盒,静立原地,久久未曾动弹。
春桃轻步走入,目睹她手中的书卷,柔声劝慰:“萧公子对您关怀备至,或许……你们应当坦诚相谈,长久回避终非良策。”
“此时不宜谈论这些,”
林薇轻轻合上木盒,将书置于案头,语气重归平静,“医徒培训班正值初创,诸多事务亟待处理,我实无余力顾及他事。
此书确为珍籍,我定会悉心研习,将书中精髓融入诊疗实践,不负他所托。”
她转身步入药房,将《外台秘要》置于书架的显眼处,与此前萧景琰送来的医书并排放置。
月光透过窗棂洒落,照亮了书架上整齐排列的医籍,也映照出林薇眼底深藏的复杂情感——她并非不懂萧景琰的心意,然而经历了先前的情感停滞与意外变故,她茫然于如何面对这份情感,更恐再度陷入患得患失的境地。
随后的日子里,林薇愈发专注于提升医术及医徒的培养。
她每日拂晓即起,埋头研读医书;白日则为医徒们授课、指导实操;夜晚则整理诊疗案例,将《外台秘要》中的理论与自身临床经验相结合,不断优化治疗方案。
她甚至还抽暇前往流民安置点义诊,将新学疗法应用于实际诊疗,成功治愈了数位长期受病痛折磨的流民。
医徒们逐渐发现,林大夫的医术似乎愈发精湛,不仅能精准判断病症,还能根据患者的体质灵活调整药方,疗效较之前显著提升。
他们未曾知晓的是,这份进步的背后,是林薇无数个日夜的刻苦钻研和对个人情感的刻意抑制所换来的。
萧景琰偶尔会从家丁口中得知林薇的近况——得知她将《外台秘要》中的知识巧妙运用于诊疗,得知她成功治愈了诸多疑难杂症,得知她将医徒培训班管理得井然有序。
他未曾再亲自前往医馆,也未再赠送更多物品,只是偶尔会让家丁送些珍稀草药,以助林薇的诊疗工作。
他明白,林薇需要时间梳理内心情感,而他所能做的,便是默默支持,静待她愿意直面这份感情的那一天。
深秋的夜晚愈发寒凉,林薇端坐在药房的案前,手中捧着《外台秘要》,四周堆满了诊疗记录和医徒的作业。
她偶尔抬头望向窗外,凝视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亮,心中泛起一丝淡淡的怅然,但很快便重新将注意力聚焦于医书之上。
她明白,暂时的回避或许并非最佳选择,却是在当下最能让她内心安宁的方式。
她需要时间来提升自己,不仅是医术上的精进,更是心态上的成熟——她期望自己能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坦然面对这份感情,也强大到能够与萧景琰并肩而立,共同迎接未来可能出现的所有挑战。
月光下,药房的灯光依旧闪烁,映照出林薇专注而坚定的身影。
她不清楚这份对情感的回避将持续多久,然而她内心明了,在这段时光里,她将坚守医者的初心,以精湛的医术去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同时,在不断自我成长的旅程中,她也将逐渐觅得直面感情的勇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