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众人都欢欣鼓舞,一个劲点头表示自家没问题。
田蓝趁机定下规矩:“各家自己家有的就不说了。
我们从粮站运过来的高粱壳子还有玉米芯子,过来拿货加工的话,都要按手印。
拿了多少还回来多少,如果敢在里面乱加东西被发现,那这家都取消加工的资格。”
大家伙儿都点头,是这个道理。
省得有人使坏,拿高粱壳子和玉米芯喂猪,然后拿草粉以次充好。
“加工费也在这里说一下,一斤一厘,到时候要是效益好,再加钱。”
众人在心里算了笔账,自家的磨盘,一天磨个100斤不成问题,那就是一块钱。
等到过年,家家户户都有20来块钱的进账。
这钱真不少了,可以让大家都过个宽绰的年。
大家伙儿得偿所愿,也不围着继续看热闹了。
还有人家急着赶紧回家检查自家的磨盘,省得到时候耽误了挣钱。
闹哄哄的人群散开,田蓝招呼来娣:“走吧,进屋开始学习。”
知青们往屋里走。
陈立恒则和大队书记去边上说话:“叔,我听说咱们大队有些人家穷的没裤子出门。”
大队书记脸上一热,虽然这些年都宣传越穷越光荣。
可大家谁心里没数啊。
哪个大队穷的话,姑娘都不愿意嫁进来。
本大队的姑娘也是拼命往外面跑。
他点点头,有点不自在:“穷啊,没办法,咱这儿的土都穷,人怎么能不穷呢?”
陈立恒笑了笑,直接切入主题:“我们几个商量过,觉得这样不行。
我们想了个法子,可以先借支,把棉袄棉裤给他们置办上了,后面用工钱抵。
可我们没门路,买不到布也买不到棉花,所以有心无力。”
大队书记瞪大了眼睛:“他们到抵什么工?”
哦,想起来了,再穷的人家也有磨盘,不然根本没办法吃饭。
现在天冷,家家户户的磨盘也搬进屋里了,不然你磨山芋粉或者高粱米,风一吹,啥都没了。
如此一来,没裤子出门的人也能干活。
大队书记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人家知青娃娃能想的这么仔细,可见是真的思考过了。
怎么解决村里的贫困问题,本来不是他们的工作。
结果娃娃也干了。
他在边上叹了口气,突然生出了萧索的心思。
他年纪大了,已经没用了,这些年也没给大队做啥事,是不是该退位让贤了?
他眼睛瞧着对面的知青,心中又难过。
是有能干的人,可人家不是赵家沟的人啊。
人家最多还在这里呆半年,人家考上大学就走了。
即便考不上,人家也要回城里了。
都耽误了人家孩子这么多年,总不能把人一辈子都框在这个穷山村里吧。
大队书记摆摆手,叹了口气:“棉花和布的事,我来张罗,你们别开这个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