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过程依旧缓慢,收获的多是零碎的家长里短、古老歌谣、节庆习俗。
但彭子其耐心地筛选着。
终于,在拜访一位近百岁、耳背眼花、但思维偶尔异常清晰的顾姓老姑婆时,转机出现了。
老姑婆絮絮叨叨地讲着古镇往事,讲到小时候家里穷,晚上灶房就是最暖和的地方。
彭子其状似无意地引导:“那时候晚上黑,灶房就点一盏小油灯吧?女孩子们都在灶房做些什么呀?绣花吗?”
老姑婆眯着眼,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绣花?嗯……也绣……但不光是……有的活儿,不能见大光……”
彭子其心中一凛,和王导交换了一个眼神,继续轻声问:“不能见大光?为什么呀?”
老姑婆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说那是……‘织星星’的活儿……得藏着……让官家知道了……要杀头的……”
织星星!
又一个关键信息!
“织星星?怎么织呀?用针线吗?”
彭子其尽量让语气保持好奇,而非探究。
老姑婆摇摇头,又点点头,记忆似乎有些混乱:“线……不是普通的线……颜色……怪好看的……亮亮的……在油灯底下,像把星星搓成了线……婆婆们的手……在那么暗的地方,穿来穿去……嘴里还念念叨叨……不是咱们的话……”
她比划着,手指颤抖着做出穿针引线的动作,眼神有些迷茫,又有些敬畏。
“那……后来呢?还有人会‘织星星’吗?”
老姑婆脸色黯淡下来,摇摇头:“没了……早没了……后来闹长毛(太平天国)?还是闹鬼子?记不清了……乱啊……死的死,逃的逃……东西都烧了……不敢再织了……那是‘天孙’娘娘赏的饭碗,也是催命符啊……”
谈话断断续续,信息支离破碎,但拼凑出的图景却令人震撼:一种可能使用特殊发光丝线、在极端隐秘环境下进行、传承严格、且因战乱而彻底中断的神秘织绣技艺!
它被赋予了神圣色彩(天孙),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离开老姑婆家,团队众人心情复杂。
既为找到确凿证据而兴奋,又为这技艺的悲惨命运而唏嘘。
“看来,‘招祸’并非虚言。”
王导叹道,“乱世之中,怀璧其罪。
拥有这种非凡技艺,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彭子其沉默着,他能感受到那沉重历史背后的无奈与恐惧。
但与此同时,一个更强烈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既然曾有过传承的火花,既然太奶奶能将残图保存下来,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丝星火残存于世吗?
他想起了石桥老奶奶的话——“族里三婆婆偷偷教她孙女”
。
那个孙女,如果还活着,现在也应该是一位老人了。
她会不会是最后的传人?或者,她知道得更多?
目标再次明确:寻找“三婆婆”
的后人!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几十年过去,古镇人口流动,加上那段刻意被遗忘的历史,寻找难度极大。
团队几乎动用了一切合法手段:查老户籍、访老居民、甚至求助当地友好的文史工作者。
过程枯燥乏味,进展缓慢。
就在山穷水尽之际,小帅那边的一个无意之举带来了转机。
他在整理拍摄的老照片时,将一张几位百岁老人的合影发到了古镇的民间文化爱好者群里,请教老人们的名字和生平。
一个网友在评论里@了另一个人,说:“你看中间那个抿嘴笑的老太太,像不像你奶奶常说的那个、以前手特别巧、后来嫁到南边去的顾家小姑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