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探索船刚驶离暗星基地,星图屏幕突然爆出一阵雪花纹。
林夏的全息影像瞬间闪烁,瞳孔里的数据弹窗疯狂刷新红码:“归墟母星引力场突变!
恒星锚点全部失效,导航系统彻底离线!”
舱内陷入短暂的死寂,舷窗外的星空像是被揉乱的墨团,原本清晰的恒星坐标全都隐入扭曲的引力波纹中。
墨守突然拍向储物舱,从里面翻出一卷泛黄的丝帛——那是按郑和航海图复刻的“过洋牵星图”
,图上用朱砂标注着“北极星七指”
“华盖星八指”
的星高记录。
“用牵星术盲航!”
墨守将丝帛铺在控制台,手指点向图中交叉的星线,“古代船队看不到海岸时,就靠‘手测星高’定方位。
我们把拇指伸首,用视线量出恒星与海平面的夹角,再对照星图算坐标!”
俞天立即调出备用光屏,将牵星图扫描成数字模型。
林夏的程序快速运转,将“一指”
换算成现代天文单位:“郑和的‘一指’约等于1.9度,按这个比例反向推演,只要测出三颗以上恒星的相对角度,就能构建虚拟星空坐标系!”
墨守走到舷窗边,左手拇指伸首抵在窗框上,右眼紧闭,左眼紧盯远处隐约可见的天狼星。
他缓慢调整手臂角度,首到拇指恰好挡住星点,随即报出数据:“天狼星,五指三寸!”
林夏立即在虚拟星图上标记,光屏上的星点随之跳动,与牵星图上的古坐标重合度瞬间达到89%。
“不行!
引力场还在扭曲星光,单颗恒星的数据误差太大!”
俞天看着不断漂移的标记点,突然想起父母遗留的陶片——陶片背面刻着“三星定极”
的纹路,正是古代确定正北的方法。
他立即让队员同时观测天狼星、北极星、华盖星,三组数据同时输入模型。
墨守的手臂在舷窗边移动了整整十七次,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当第三组“华盖星七指二寸”
的数据输入后,林夏的光屏突然亮起绿光:“虚拟星空构建完成!
坐标误差≤0.1光年,正对着归墟母星的水晶矩阵方向!”
探索船重新启动引擎,沿着虚拟星图的轨迹穿行。
引力场的拉扯让舱体不断震颤,控制台的指示灯忽明忽暗。
俞天紧盯着能量监测屏,发现飞船的核反应堆频率,竟与虚拟星图中三颗恒星的连线频率逐渐同步——这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共振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