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暗星基地中控室的穹顶屏幕亮起,郑和航海图的全息投影占据了整个视野——泛黄的绢布纹理清晰可见,28个用朱砂标注的“更点”
如同散落的星辰,在猎户座星域的背景中闪烁。
俞天站在控制台前,左手扶着屏幕边缘,右手的指尖在“更点”
标记上滑动,机械义眼的扫描光带不断闪烁,将图上的古文字转化为数据流:“‘星高八尺’,按明代‘一尺合今31.1厘米’换算,再结合牵星板的观测原理,对应脉冲星的仰角应为37.5度;‘七更航程’,古代‘一更’为60里,明代‘一里’约554米,总航程就是200.4公里,按曲率引擎每秒3光年的巡航速度换算,正好是0.8光年的跳跃距离!”
他身后的林夏立即将这些数据输入星际导航系统,光屏上弹出一个复杂的换算模型:“己验证前5个‘更点’的参数匹配度!
星高误差≤0.2度,航程误差≤0.03光年,符合曲率跳跃的精度要求!”
她的全息影像飘到屏幕另一侧,指尖划过“更点”
间的连线,“接下来需要将剩余23个‘更点’与猎户座的实际恒星位置匹配,构建三维导航网——这个过程需要调用暗星基地的脉冲星数据库,同时排除归墟信号的干扰。”
墨守搬来一张金属凳坐在屏幕前,手中捧着一本线装的《郑和航海图注释》,时不时抬头对照屏幕:“这里要注意,航海图上‘星隐于墨’的那个更点,旁边标注着‘北辰不见,用华盖星定位’,说明那个区域的脉冲星信号可能较弱,得用其他恒星做辅助校准。”
他指着屏幕边缘一个模糊的“更点”
,“当年郑和的船队到了印度洋深处,北辰星看不到了,就改用华盖星(即北极星附近的小熊座β星),现在咱们也得这么做,用邻近的脉冲星做备份。”
三个小时后,导航网的构建终于完成。
全息星图上,28个“更点”
化作28个蓝色的发光节点,每个节点都向外辐射出三条金色线条,与其他节点相连,形成一张覆盖5光年范围的立体网络。
林夏调出最终的精度报告,声音带着明显的兴奋:“导航网构建完成!
基于‘更点’星高数据调整的曲率参数,使单次跳跃精度提升至0.01光年,远超之前依赖现代导航的0.1光年误差!
这意味着我们从暗星基地到归墟母星周边的安全航道,原本需要12次跳跃,现在只需要8次,还能避开3处己知的引力陷阱!”
俞天走上前,点击其中一个节点,光屏上立即弹出该节点的详细信息:“节点07,对应猎户座δ星(参宿三),星高32.1度,航程1.2光年,可作为前往归墟母星的中途校准点。”
他刚想下令测试这个节点的跳跃功能,中控室的红色警报灯突然亮起,刺耳的警报声打破了平静,屏幕上的三个蓝色节点瞬间变成红色,信号强度条从100%骤降至28%。
“警报!
检测到强脉冲干扰!”
林夏的全息影像立即切换到干扰源分析界面,光屏上弹出归墟母星的三维模型,核心处的水晶矩阵正发出紫色的脉冲波,“干扰源来自归墟母星的水晶矩阵!
当前干扰强度1.8T,
iconicon-uniE07F"
>
iconicon-uniE080"
>扰的三个节点(节点03、节点15、节点22)信号传输速率下降72%,无法支持曲率跳跃!”
俞天的机械义眼立即切换到归墟母星方向,看到水晶矩阵的脉冲频率与节点信号频率完全同步,像是提前知道节点的参数:“他们怎么会这么精准?这三个节点刚确定为关键节点,还没启用过!”
墨守赶紧拿起放在一旁的青铜牵星板,板上的刻度与屏幕上的节点一一对应,此刻与三个红色节点对应的刻度正泛着微弱的红光,甚至有细微的电流声:“牵星板都能感应到干扰,说明归墟的脉冲波专门针对我们的导航频率!
说不定他们能解析我们的信号,或者……”
他突然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凝重,“或者他们早就见过郑和航海图,知道这些‘更点’的分布!”
林夏尝试增强节点的信号强度,她将暗星基地的备用能源接入导航系统,光屏上的信号强度条短暂回升到45%,但很快又降了下去:“不行!
常规能量注入根本无法对抗1.8T的干扰!
根据计算,需要3倍于当前的牵星能量,才能突破干扰屏障!
可我们的能量储备最多只能提升1.5倍,除非能找到额外的能量源——比如墨家的储能装置,或者‘墨’星球的天然能量场!”
“‘墨’星球!”
墨守突然拍了下大腿,从《郑和航海图注释》中翻出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你看,航海图上‘星隐于墨’的更点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墨者储能,可破万阻’!
当年墨家擅长制造‘连弩车’‘转射机’,这些武器都需要强大的能量,他们肯定在‘墨’星球留下了储能装置!
只要能抵达那里,说不定能找到对抗干扰的能量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