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暗星基地的机械臂完成最后一块榫卯部件的安装,改进后的曲率飞船缓缓驶出停机坪。
舱体表面的合金板通过“燕尾榫”
与“首角榫”
交错拼接,缝隙中填充的超导液泛着淡蓝色微光,既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又能抵消惯性力。
俞天坐在驾驶舱内,手中握着墨家的牵星板——一块巴掌大小的楠木板,板上刻着从“一指”
到“十二指”
的细密刻度,边缘还嵌着青铜包边,防止星际辐射磨损。
“飞船改造完成,当前性能参数:抗冲击强度提升300%,10G惯性力下榫卯松动量0.01mm,符合曲率航行标准。”
林夏的全息影像弹出检测报告,“地球方向的陨石雨己进入太阳系内侧,预计48小时后抵达轨道;归墟舰队的12艘探测器仍在虫洞附近徘徊,似乎在等待我们出现。”
俞天按下曲率引擎启动键,飞船周围泛起淡蓝色的曲率泡,朝着虫洞方向进发。
按当前速度,只需6小时就能抵达虫洞,若顺利通过,可在30小时内抵达地球,赶在陨石雨来临前提供支援。
林夏的导航系统同步接入量子指针与牵星板数据,光屏上的恒星锚点——北极星、勾陈一、紫微右垣的影像清晰可见,航线偏差始终控制在0.5度以内。
然而,当飞船距离虫洞还有1光年时,周围的空间突然开始扭曲。
舷窗外的星光不再是首线传播,而是呈现出螺旋状的弯曲,光屏上的恒星锚点影像竟分裂成三幅——一幅在左、一幅在中、一幅在右,每幅影像的角度偏差达15度,完全无法判断哪个是真实位置。
“强时空扭曲!
强度达1.8T,是之前乱流区的1.5倍!”
林夏的声音带着急促,光屏上的航线轨迹开始剧烈跳动,飞船的偏航角度快速攀升至15度,若不及时修正,将偏离虫洞入口,坠入更危险的时空裂隙,“恒星锚点的光学信号被扭曲,量子指针也出现0.3度的偏移,无法锁定真实方向!”
俞天的机械义眼切换到光谱分析模式,发现分裂的恒星影像光谱完全一致,根本无法通过常规手段区分真伪。
就在这时,墨守从怀中取出牵星板,将其对准舷窗外分裂的星光,口中念着墨家的“定星诀”
:“以板为尺,以星为标,去伪存真,方得正位。”
他调整牵星板的角度,让板上的“三指”
刻度线与中间的恒星影像重叠,随后又分别与左右两幅影像对比。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刻度线与左右两幅影像重叠时,板上的青铜包边没有任何反应;但当刻度线与中间的影像重叠时,青铜包边突然泛起淡绿色灵光,牵星板的背面弹出一行小字:“真实星高,误差≤0.1度。”
“牵星板的青铜包边能感应恒星的‘本源引力信号’,这种信号不会被时空扭曲干扰。”
墨守解释道,“分裂的影像只是光学假象,只有真实恒星能与牵星板的刻度产生共鸣,因为古代航海时,牵星板就是靠感应恒星的引力(星高)来定位,而非单纯看光学影像。”
林夏立即将牵星板测量的“真实星高”
数据输入曲率引擎,光屏上的导航系统快速响应,飞船的偏航角度开始回落——从15度降至5度,再到1度,最终稳定在0.3度,航线轨迹重新对准虫洞入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