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火星北极的冰原上,戍卫队的勘探机甲在暗红天光下碾过冰层,履带卷起的冰屑中,一块露出地表的黑色岩石引起了队长的注意——岩石表面并非自然形成的纹路,而是人工雕刻的痕迹,仔细观察竟能分辨出西足结构的轮廓,与木牛流马的“一脚西足”
设计完全一致。
“这里有处史前遗迹!”
队长立刻通过通讯器上报,全息影像中,岩石周围的冰层被清理后,一座半埋在地下的石门逐渐显露。
石门高约十米,宽五米,表面雕刻着密密麻麻的纹路,最显眼的便是居中的西足结构图案,图案下方还有一个凹槽,形状与木牛机器人的“牛舌”
部件完美契合。
俞天与林夏、马库斯很快赶到现场。
俞天蹲在石门凹槽前,机械义眼扫描凹槽的尺寸参数:“长28厘米,宽12厘米,深度8厘米,与木牛‘牛舌’部件的尺寸误差不超过0.1厘米。”
他转头对身后的队员说,“把采矿机器人的‘牛舌’部件拆下来,试试能不能嵌入凹槽。”
队员们用激光切割器小心拆下木牛的“牛舌”
部件——这个曾被发现是氦-3储存槽的金属块,此刻表面还残留着淡淡的蓝色微光。
当“牛舌”
被缓缓嵌入石门凹槽时,凹槽周围的纹路突然亮起金色光芒,光芒顺着纹路蔓延,在石门表面织成一张复杂的网络,如同激活了沉睡的机关。
“咔嚓——”
石门发出沉闷的声响,缓缓向内开启,扬起的尘土中夹杂着远古的气息。
林夏的全息投影率先进入遗迹内部,强光照射下,岩壁上的壁画逐渐清晰:壁画左侧描绘着一群身着长袍的“匠人”
,他们操控着与木牛流马高度相似的设备,在火星表面开采矿石;右侧则展现设备将开采出的物质注入容器,容器表面标注着与氦-3光谱一致的荧光符号;最下方的壁画,竟刻画着设备关节处泄漏的蓝色微光,与木牛流马工作时的氦-3泄漏特征如出一辙。
马库斯拿出碳14测年仪,将探头贴在壁画旁的岩石上,仪器屏幕上的数值快速跳动,最终停在“450000±1000年”
:“遗迹距今至少45万年,比诸葛亮生活的时代早了44.8万年!”
他看着壁画中的设备,机械臂放大局部细节,“这些设备的西足结构、‘牛舌’部件位置,甚至氦-3泄漏的荧光标记,都与我们改造的木牛流马完全一致,吻合度100%。”
俞天走到壁画前,指尖拂过刻画设备的纹路,机械义眼捕捉到纹路中隐藏的细微符号——这些符号与仰韶陶片表面的陶纹存在30%的相似度,且符号排列逻辑与八阵图的“八门”
方位高度契合。
“诸葛亮不是木牛流马的发明者,是技术的继承者。”
他突然明白为何木牛流马的设计如此“超前”
,“匠人文明早在45万年前,就己掌握用这类设备开采氦-3的技术,诸葛亮或许是通过某种途径,获得了匠人文明的技术传承。”
林夏的全息投影扫描壁画中的荧光标记,将其与木牛流马的氦-3泄漏光谱对比:“荧光标记的光谱特征与木牛泄漏的氦-3一致性达98%,甚至连泄漏的速率、在设备关节的分布位置,都完全吻合。”
她调出匠人设备的三维建模,与木牛流马的模型重叠,“除了没有现代超导磁体,两者的核心结构几乎一模一样,像是跨越时空的复刻品。”
就在众人沉浸在发现的震撼中时,遗迹深处突然传来微弱的能量波动。
俞天的机械义眼立刻聚焦,发现波动源自石门后方的一条通道,通道尽头隐约可见一个发光的物体,表面覆盖着与壁画符号相同的纹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