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和小伙伴聊天太开心了,这些天也没说过多少话。
晚上给狗蛋儿露了一手,吃的他满嘴流油挺着肚子走了,送走这货插门回屋,在桌子上看见一百多块钱,零碎一大把,估计是这傻货攒的钱都给她掏出来了。
眼窝里热热的,自己穿越后实现了所有梦想,有房有钱有人爱。
把钱一张张捋好,郑重的放在空间床头柜里。
关灯睡觉,明天好好上班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早上闹钟响了,起床洗漱吃完食堂的粥和馒头。
换好提前熨好的浅蓝色衬衫,卡其裤,蓝棠皮鞋,编好两个辫子背包出门。
第一天上班一定要早点,新人嘛打水擦桌子墩地,到哪都要这么表现,否则会被扣帽子,不团结同事,不勤快,不老实,太懒了等等。
资深职工这套拿捏的死死地,一定要有个好印象,这时候一个厂好几万人,沾亲带故的特别多,稍有不慎就会传的满城风雨。
穿越前辈都奔着下乡去了,为啥她不去,她傻啊?有工作不找,下乡受那罪。
农村人又不是傻子,前辈们在乡下成天炖鱼炖肉的谁闻不着,不夸张的说村头村尾他就没啥遮拦。
缺衣少食的年代里,喝口糖水都会被闻出来,何况是鸡啊肉的。
还有干活这事儿,哪怕你和孩子一组他也晒啊!
一个汗珠子跌八瓣,一年到头就挣那么几块钱,任何时代最辛苦的都是种地的农民。
女孩下乡想过后果么?“云南五万知青下跪,千人抬尸游行。”
不是每个知青的爱情故事都会有嫁高干,生五宝。
大隐隐于市,姜茶自认是条小鱼儿,翻不了大浪就在河里猫着吧。
瞎琢磨着不耽误她快走到地铁站,地铁一毛钱车票,从这到钢厂快的多。
73年的一号线人也不算少,绝大多数都是舍得花钱的年轻人,有家有口的过日子得算计着花,公交车月票比地铁划算多了。
和现代经常坐的一号线相比,车站更新更漂亮(废话四五十年后的车站只有厚重感,那叫历史的沉淀),车头是绿色和白色相间的方形车头。
最大的区别大概是车上的人吧,每个人朝气蓬勃,会有莫名的自豪感(1969年北京地铁一号线试运行,凭介绍信乘车,直到1971年开始取消介绍信,是我国首条地铁线路。
)
出了地铁口,坐58路到钢厂东门下。
通勤上班时间真不短,没辙现在哪哪都是住房紧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