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走,我送你出去。”
两个男人走到门口,孙德富停住了脚步。
“不用了,小威。
你今晚不宜再抛头露面了,我自己走就是了。”
孙德富摆摆手,叫住了正要开门的孙威,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小纸条放到孙威的手里说:“小威,这是石香兰的住址,什么时候行动了记得提前打个招呼。”
孙威拿起纸条,草草看了一眼,仔细地叠起来,放进了口袋。
看到孙威的这个动作,孙德富暗暗地笑了,然后转身开门,迈着硬朗的步子,走出魔窟,坐进了小轿车里。
多年前的某个夜晚,孙德富如今晚一样坐进了一辆汽车,严格来说,是偷偷地藏进了一辆军车的后备箱里。
时光冉冉,父亲的模样在孙德富的记忆里模糊地只剩了几个最明显的特点,大眼睛,方脸,高个子,但他却记得那天晚上父亲发现自己后打在屁股上的重重巴掌,还有他无奈地叹息声。
1955年2月12日,孙德富记得很清楚,那天天微微亮,他就被母亲叫醒了,母亲告诉他,父亲就要回来了,让他同自己一起到码头上接爸爸回家。
家,码头,这两个词语对儿时的孙德富来说,都是一样的意思,因为他的家就在码头边。
可是母亲却告诉他,他出生在一个从没见过的城市F市,总是喜欢抱着她自言自语说想要回家,那时候孙德富想不明白母亲的意思,好多年之后,他明白了,那是一场战争,而战争总是会给人带来别离和悲伤。
五岁那年,他和母亲在人头攒动在码头送父亲上船,临行前向他许诺说等回来了就带他到瀛北市去玩,父亲坐着大船离开后,他每天都会在窗口上远眺码头和海港,一艘大船缓缓进港,一艘大船缓缓出港,人潮汇入码头,人潮一会儿散尽。
汽笛声回旋在海港上头,缭绕不去。
孙德富等了一年,一年,又一年,终于等来了父亲,那天早上他再次跟着母亲挤进了人满为患的码头,母亲把放到自己的头上,他眼巴巴的望着海面,旭日初升,远处黑烟隆隆,海天交接处一条条船只正在奋力前行。
码头上的人也都发现船队来了,欢呼声此起彼伏,孙德富低下头,想要告诉母亲船要来了,却看到母亲眼泪汪汪,望着海水像掉了魂似的,欢天喜地的心情顿时少了三分。
虽然那时他还不满八岁,但已能体会母亲的心情,父亲已经三年没回家了,母亲在自己面前从来不说什么,可每天夜里都会偷偷地抹眼泪,他也曾问过母亲为什么父亲总是不在家,母亲告诉他,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军人不仅要保护他们的家,还要保护所有人的家。
从那时起,孙德富就对自己做军人的父亲感到无比骄傲,他觉得父亲就好像小人书里的神力超人刀枪不入,可以打败所有的坏人,是个响当当的英雄,可也许母亲并不想要一个英雄,而是一个能多陪他的人,就像自己一样。
孙德富又抬起了头,两条大船缓缓到港,还有十几艘小船跟在后面,无论大船小船上都挂着一面旗帜,旗帜的左上角中央画了一个太阳,跟站在码头最前面的军人们头上戴的帽子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人潮开始狂乱推挤,那些军人们就像一面墙一样把人群挡在后面,大船没有靠岸,后面那十几艘小船在港内碰来撞去,乱烘烘地停靠在岸边,很多人从船上下来,男的,女的,老人,小孩,每个人脸上只有疲惫,很多人身上还穿着破烂的棉衣,孙德富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正如他不明白这些人从哪里来的一样。
突然间,一场急雨从天而降,从小船上下来的人一阵狼狈乱窜,站在码头上等待的人们也四处乱窜,孙德富问母亲他们在干什么,母亲告诉他,他们都在找自己的亲人,就跟他们两个人一样,可是他一直没看到父亲,孙德富开始在母亲的怀里哭泣,母亲温柔地抚慰着他的头发,对他讲,父亲在大船上面,因为父亲是一名军人。
孙德富止住了泪水,母亲也没有撒谎,没过多久,那两艘冒着黑烟的大船终于靠岸,父亲跟着一大队的穿着绿色衣服的人出来了,有的人一瘸一拐,还有的人眼睛上、胳膊上、腿上戴着白布条,唯独父亲很精神,走路还是那么神采奕奕,孙德富和母亲想要去找父亲,被码头边站着的军人拦住了,所以他们只能喊了,他喊“爸爸”
,母亲喊“殿臣”
,喊了好多遍,父亲才回过头看他们一眼。
天大亮时,他们一家三口才从码头回到家。
他们的家在隆基码头不远处的街区上,隆基这个名字是他几年后认字多了一些才知晓的名字。
孙德富已经忘了那个家是什么样子了,只记得有个院子,是用竹篱笆围出的,院子里还有一株童话书里头才会有的圆圆满满的大榕树。
回了家,父亲把他架到头上,满院子的跑,他开心的笑着,母亲紧张地跟后面,生怕他掉下来,但脸上却展露出美丽的笑容。
她的母亲没有国色天香,但仍是书香门第,美丽大方,还未上学时,母亲就已教他识字,上学后他已能认得不少字,因此常被先生夸奖。
中午,一家人终于能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这是一顿阔别了三年的团圆饭,孙德富怎么努力去想,也想不起来那顿饭吃了什么,母亲说了什么,父亲又说了什么,只是感到心里头很暖和,那是一种他此后的人生中再也没有体会过的暖和。
但他记得,那顿饭还没吃饭,欢声笑语就被另一个军人打断了。
那个男人很高,比父亲还要高,他走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个人,父亲见到那个男人,马上站起来向那个男人敬礼,然后命令母亲带他到里屋去。
母亲按父亲说的那样,带他去了里屋。
至今孙德富都不知道那个男人是谁,也不知道那个男人跟父亲说了些什么,然而这些其实一点都重要,重要的是那天晚上吃饭时,父亲告诉母亲他今晚就要出发去瀛北,叫她照看好家。
瀛北,在儿时的孙德富心中,代表着他所有的梦想,那时候他有一个从瀛北回来的同学,这个同学口中的瀛北有吃不完的好吃的,有看不完的小人书,还有特别好玩的游戏厅,他可从来去过游戏厅。
孙德富听到父亲要去瀛北,以为父亲要带自己去玩,高兴地又蹦又跳,谁知父亲马上严肃的制止了他,并且把一个红色的本子交给了他,要他好好练字学习,瀛北要等他再长大一些才能带去。
从码头到家里,从早上到下午,从希望到失望,孙德富在父亲不允许自己同去瀛北后,情绪彻底崩溃了,他大哭大闹着要跟父亲走,母亲安慰他,他还是哭闹,父亲用板子抽他的屁股,他还是哭闹。
最后,父亲干脆把他关到了小黑屋里面,命令他面壁思过。
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充满着无数巧合,算起来,这件事情算是他人生中第一个巧合。
他被关禁闭的小黑屋的窗户是破的,他趴在窗户上往外面看,发现一辆汽车停在了小黑屋前,从那辆汽车上面走下来几个人,年仅八岁的他竟鬼使神差的爬出了窗户,还悄悄地藏进了那辆特别高的汽车的斗篷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