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潜兮拇指向下,继续下潜。
下潜三米后,来到了池底。
这个练习用的池子很浅,视线和光线都不会让学员感觉到害怕,整个池子被刷成了浅蓝色,边缘安装了一圈呼吸灯。
这个位置已经能感觉到水压从四面八方“挤”
过来的压力,人体在这种情况下本能的有些发紧,还好不算太深,在可承受范围内。
适应了片刻后,宋瑜抬头看去,林潜兮悬停在不远处,正专注的看着自己。
此前宋瑜只在那绮傲的训练营里,通过水摄镜头见过潜水时林潜兮的状态,但那次他是自由潜,是灵动的、是浪漫的,在水里游动时有种翩若惊鸿的轻快感。
但现在的林潜兮却不一样,全身的设备令他看上去酷炫感十足,更令宋瑜感到惊讶的是,林潜兮能稳稳地“悬停”
在水中。
宋瑜不太懂,但感觉自己似乎做不到。
他一手抓着绳子,试图像林潜兮那样保持平衡。
他有不错的腰力,有赖于日常锻炼,他的耐力和核心力量都不错,但这些在水中好像总欠缺一点。
反观林潜兮,他无需通过游动就能保持浮力,姿态很稳,也很漂亮,像是空间站中的无重力状态的宇航员。
而从林潜兮的角度去看宋瑜,也震惊的不得了。
这还是个新手呢,虽然姿势仍需大量的练习,但他居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浮力,这就有点天赋异禀了。
通常来说在水中重力<浮力时,人就会漂起来,也就是正浮力的状态;反之,若重力>浮力,则会沉入水底,便是负浮力状态。
人在潜水时,虽然BCD作为科技“鱼鳔”
可以提供额外的浮力控制,但人体本身的一呼一吸也会对浮力造成影响,因而在水中保持中性浮力,即浮力=重力,是需要练习的。
通俗点讲,吸气时,肺部扩张,浮力上升;吐气时,肺部缩小,浮力降低,若要保持在水中“不上不下”
的状态,就要感受浮力的变化,通过小口呼吸让浮力延迟作用。
而宋瑜几乎无师自通。
这就是优等生吗?泳池的标准答案?行走的答题公式?
林潜兮原本只是带他体验一下水下的感觉,他却用实力走在了学习的前沿。
待两人顺着引导绳浮出水面后,小开已经无聊到在边上玩手机了,什么高清黑历史,好气哦,宋瑜一点机会都没给他。
边上另一组的潜导正在调侃他的学员,那组学员刚才在练习Trim,不得要领,还练得腰酸背痛,潜导恨铁不成钢:“你的中性浮力还不如一只塑料袋。”
学员抱头:“别骂了别骂了,心态崩了,我好累啊、腰要断了。”
“你姿势就不对!
当然会腰酸!”
潜导一昧指责,“真不如塑料袋!”
学员:“塑料袋的中性可好了!
我怎么敢和塑料袋比!”
教练无语,指着宋瑜:“看看人家看看你!”
学员不服,开始反击:“人家的教练是林导!
是林导!
是林导!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教练也是人才,继续输出:“装备买买几万快!
下水不如塑料袋!”
声音太大,宛若气氛组,宋瑜和林潜兮听个正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