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了一声,没给建议,反而问:“你记得Ryn那张玻璃花房的手稿吗?”
林浅点头。
“她画那个花房的时候,也抱怨过层高。
她说,为什么建筑总要追求向上延伸的高度?为什么不能是向内的深度?”
季云之的声音很平静,像在叙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后来她画了很多草图,探索如何通过材质、光线和视线的引导,在有限的高度里创造无限的空间感。
那些图……就在我给你的那本《空间、时间与建筑》的空白处。”
林浅心头一震。
那本书她带到了西雅图,却一直没再翻开过。
“我给你的东西,你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季云之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围巾,“甚至可以直接扔掉。
那是你的权利。”
她低头看着林浅,眼神在夜色中难以辨明情绪。
“但我希望你知道,我给你的所有,无论初衷多么扭曲,本身并没有错。
知识、机会、甚至那些严苛的要求,它们现在都属于你了。
怎么用,用来做什么,只取决于你自己。”
说完,她转身沿着来路慢慢走远,身影融入夜色。
林浅在长椅上坐了很久,直到湖面的风带来刺骨的寒意。
她回到公寓,从书堆里找出那本厚重的《空间、时间与建筑》。
翻开扉页,季云之的签名依旧。
她一页页仔细翻看,果然在后面的空白处,发现了一些用极细铅笔画的草图,稚嫩却充满奇思妙想,正是关于如何在低矮空间里创造开阔感的设计。
那个周末,林浅把自己关在公寓里,对着那些草图,结合自己的思考,重新设计了图书馆的内部空间。
她放弃了抬高天花板的执念,转而利用镜面、玻璃隔断和深浅不一的色彩,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周一,当她把新方案展示给团队时,马克瞪大了眼睛。
“上帝,林!
这简直……简直是魔法!
你怎么想到的?”
林浅看着屏幕上光影交错的设计图,轻声道:“向内的深度,有时候比向上的高度更重要。”
项目顺利进行,西雅图的雨季来临。
林浅渐渐习惯了这里的节奏,有了几个可以一起喝咖啡的朋友。
她开始探索西雅图周边的自然景观,雷尼尔山的雪,奥林匹克雨林的苔藓,她的速写本里不再是冰冷的建筑线条,多了山川河流和飞鸟。
她偶尔还是会想起季云之,但不再带有尖锐的情绪。
更像想起一个曾经严苛的老师,或者一个……遥远的、关系复杂的故人。
初冬,图书馆主体工程接近尾声。
林浅收到一封从纽约寄来的快递,没有署名。
里面是一本旧版的《建筑的永恒之道》,书页已经泛黄。
扉页上有一行清秀的字迹:“给云之,愿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
Ry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