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陈雨薇在《水妖》中展现的那种举重若轻,让音乐精确地在琴弦上跳跃、流淌。
对力量的极致精微控制,这种对意境的深邃营造,像一道冰冷而瑰丽的闪电,劈开了他固有的认知。
他闭上眼,前世聆听过的肖赛大师演奏片段不受控制地涌入脑海:
鲁宾斯坦指下,肖邦的夜曲不再是简单的旋律,而是天鹅绒般温暖柔韧、带着呼吸起伏的活物;
波格莱里奇指尖流淌出的斯克里亚宾,音色诡艳迷离,层次复杂如万花筒,每一次触键都像在调配光与影的魔药。
那些曾让他心驰神往却又觉得遥不可及的音响魔法,此刻如此尖锐地提醒着他:他的《英雄》,在音色的王国里,显得过于直白,甚至...粗粝。
不能再这样下去。
他睁开眼,目光落在计划本的技术训练模块。
那些熟悉的条目??哈农的变速打磨、八度耐力的极限挑战、核心力量的不断强化,依然是他力量的基石,必须继续夯实。
但在它们下方,他清晰地知道,必须开辟新的疆域。
如何捕捉《水妖》开头那颗将坠未坠、清透冰凉的水滴之音?
这要求他像炼金术士一样,去感知指尖最细微的变化,不同的触键力度是垂直敲击还是水平拂过?
角度是指腹中心还是边缘?
速度是果断落下还是轻柔抚触?
又如何理解拉威尔、德彪西,甚至肖邦某些前奏曲中,那些构建起整个迷离意境的音色密码?
他需要沉入那些大师的录音,剥离表象,去倾听、去分析每一个音符的色彩是如何被精心调制。
然而,当他意识到这些全新的探索方向时,一种清晰的、带着刺痛感的矛盾也随之浮现:
追求这种精微到极致的控制力,需要投入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对现有发力习惯的颠覆。
为了捕捉水滴的悬停感,他可能需要刻意收敛那排山倒海的力量;
为了感知音色的千变万化,他必须将原本凝聚的爆发力拆解、驯服。
这会不会像拆掉支撑房屋的梁柱?
一丝谨慎的犹豫,掠过心头。
他放下笔,指尖因长时间的紧握而微微发白。
合上厚重的计划本,封皮发出轻微的“啪嗒”
声,在寂静的琴房里如同一个决断的落槌。
他站起身,走到那架老旧的立式钢琴前。
他伸出手,指尖悬停在泛黄的琴键上方。
空气中,仿佛仍残留着《水妖》那冰凉纯净的余韵,缠绕着他的神经末梢。
与此同时,掌心肌肉记忆深处,那排山倒海的和弦轰鸣与磅礴气势,也如同沉眠的火山,在血液中低沉地回响。
两种声音,两种力量,两种背道而驰却又同样强大的美学追求,在他体内,在他悬停的指尖下,猛烈地碰撞、撕扯,又奇异地交织。
琴房彻底陷入昏暗。
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遥远而模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