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薇刚将药方递到萧景琰手中,窗外骤然刮起一阵风,卷起书房窗棂上垂落的素色纱帘。
纱帘轻轻拂过萧景琰的衣角,也让林薇得以更清晰地端详这位传闻中战功显赫的靖安侯——此前在青龙山,他始终戴着帷帽,仅露出低沉的嗓音与挺拔的身姿;此刻近距离相对,才惊觉他的容貌竟与“武将”
的粗犷形象大相径庭。
萧景琰半靠在软榻上,虽因旧伤未愈面色略显苍白,却难掩其周身迫人的贵气。
他身着玄色暗纹锦袍,领口与袖口绣有银线勾勒的祥云纹样,腰间系着玉带,玉带上悬挂的双鱼佩随着他细微的动作轻轻晃动,折射出温润的光泽。
他的眉眼深邃,鼻梁高挺,唇线分明,尤其是一双眼眸,此刻褪去了剧痛时的隐忍,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但在看向林薇时,悄然收敛了几分锋芒,多了几分探究之意。
“林姑娘方才施针的手法,与太医院的太医截然不同。”
萧景琰率先打破沉默,声音虽仍带着一丝虚弱,却已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寻常针灸多注重穴位精准,你却似乎更在意‘气脉流转’,这是你师门独传的技法?”
林薇心中一动,意识到萧景琰已察觉到她医术的特别之处。
她微微俯身,保持着得体的礼仪:“侯爷谬赞,我只是在常规针灸之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民间流传的调理心得。
早年曾遇一位游方医者,他传授我‘以针引气,以气通络’之术,认为人体如江河,气血畅通则无疾。
此次为侯爷施针,正是遵循这一理念。”
这番言辞虚实参半,既掩盖了现代医学知识的来源,也为自己的医术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萧景琰听罢,眼中掠过一丝明悟,却未深究,只是抬手将药方递给身旁的管家:“按林姑娘的吩咐,即刻去抓药,务必选用最优质的药材。”
管家接过药方,躬身应允后迅速退出书房。
此时,书房内仅剩林薇与萧景琰二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药材的清香,间或传来窗外的鸟鸣声,更添室内的宁静。
萧景琰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落在林薇手中的药箱上——那药箱是苏景特意为她定制的,木质温润,表面刻有简洁的草药图案,与寻常医馆的粗陋木箱大相径庭。
“林姑娘在仁心堂行医多久了?”
萧景琰忽然问道,语气平和,却流露出上位者特有的从容,“我听闻仁心堂近年声名鹊起,不仅能治愈寻常病症,还能研制出晨露药液这样的奇效药物,甚至连工部、吏部的几位大人,也对仁心堂赞誉有加。”
林薇没想到萧景琰对仁心堂的情况如此了解,心中不禁有些惊讶:“回侯爷,我到仁心堂已有一年多。
医馆能有今日的声誉,全赖师父苏景的悉心教导,以及百姓们的信任与支持。
晨露药液不过是偶然所得的偏方,能对眼疾患者有所帮助,实属侥幸。”
她有意淡化了自己的贡献,既符合“医者谦逊”
的风范,也避免过于引人注目。
然而,萧景琰似乎并不认同,轻轻摇了摇头:“偶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必然。
我听闻林姑娘为推广口罩,曾多次亲自前往西市宣讲防疫之理;为编纂《孕期保健手册》,更是熬夜整理医案至深夜。
这些若仅是‘侥幸’,那长安城内的医者们,未免太过懈怠。”
林薇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未曾料到这些在她看来微不足道的举动,竟被萧景琰默默关注。
她正欲开口表达谢意,却见萧景琰突然抬手,指向自己的腹部:“这里的旧伤,源自十年前与突厥交战时所受。
当时敌军的长矛穿透铠甲,虽侥幸保命,却留下了病根。
每逢阴雨天气或劳累过度,便会感到剧痛难忍。
太医院的太医们尝试过诸多疗法,却仅能暂时缓解症状。
林姑娘,你是否有把握彻底治愈此疾?”
这个问题令林薇陷入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