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雪后初晴的仁心堂,庭院里的积雪在晨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泽。
林薇刚将换回来的当归、党参分类存入陶罐,便见苏景提着一个古朴的木匣从里屋走出。
木匣上雕刻着简约的草药纹路,显得颇有年头。
“林薇,今日咱们不接诊,我教你些古代制药的手艺。”
苏景将木匣放在前堂的案桌上,打开后露出里面整齐摆放的制药工具——有用于研磨药材的铜臼、筛选药粉的竹筛、塑形用的陶模,还有一卷泛黄的《雷公炮炙论》抄本。
“上次识破假货的事,让我想起你虽懂现代医学,却对古代制药工艺不甚熟悉。
咱们行医,既要会诊脉开方,也要懂药材炮制,这样才能确保药效,不辜负病患的信任。”
林薇心中一喜,连忙凑到案前。
她虽在现代学过药物制剂,但古代制药更讲究“炮、炙、煨、炒”
等传统工艺,这些都是她之前未曾接触过的。
“师父,您打算先教我什么?是研磨药粉,还是制作药丸?”
苏景拿起《雷公炮炙论》,翻到其中一页:“我们先从最基础的‘炙法’学起。
你看这上面写着‘凡使当归,须去头芦,酒浸一宿,炙令干’。
不同药材的炙制方法各不相同,药效也会随之变化。
比如,当归用酒炙,能增强活血通络的功效;而黄芪用蜜炙,则能强化补气固表的作用。”
说着,苏景从药柜中取出一份未经炮制的当归,又拿来一壶黄酒。
“你先将当归的芦头(根部顶端的根茎)去掉,再切成薄片,放入瓷碗中,倒入黄酒浸泡。
记住,黄酒要没过当归,浸泡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时辰,这样才能让酒气充分渗入药材中。”
林薇接过当归,仔细观察其形态——新鲜的当归根茎粗壮,表面呈黄棕色,顶端的芦头质地较硬。
她按照苏景的指示,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削去芦头,再将当归切成厚薄均匀的薄片,放入瓷碗中。
倒入黄酒时,她特意留意用量,确保每一片当归都能浸泡在酒中,随后将瓷碗盖上盖子,放在通风处。
“师父,为什么一定要去掉当归的芦头呢?”
林薇一边收拾工具,一边问道。
苏景解释道:“当归芦头性温味辛,与当归本身的功效不同,若不去掉,会影响药效,甚至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古代制药讲究‘去劣存优’,每一个步骤都有其深意,不能有半点马虎。”
在当归浸泡的间隙,苏景又指导林薇制作“九蒸九晒黑芝麻”
。
他取出一袋黑芝麻,倒入竹筛中,先筛选掉杂质和空壳,再将黑芝麻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
“黑芝麻需蒸九次、晒九次,方能充分激发其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
第一次蒸制需用武火,水开后蒸半个时辰,然后取出晒干;第二次蒸制则用文火,时间减半……”
林薇认真地记录着每一步骤,亲手将黑芝麻放入蒸笼。
看着蒸汽缓缓升起,她忽然联想到现代的中药炮制技术——尽管现代会使用恒温箱、烘干机等设备,但核心原理与古代的“九蒸九晒”
并无本质区别,都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改变药材的成分结构,提升药效。
“师父,现代也有类似的炮制方法,只是用机器替代了人工,效率更高。
然而,像‘九蒸九晒’这样需要耐心的工艺,手工制作的效果仍更胜一筹。”
苏景微笑着点头:“古今智慧本是相通的。
机器虽然快捷,却缺乏手工炮制时对药材的细致把控。
比如这黑芝麻,每次蒸晒后,都必须手工翻动,以确保受热均匀,这一点机器很难做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