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宋濂之名如雷贯耳,那位可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学问如海。
如今其得意门生入得大本堂,可得好好拉拢一番,最好能够作为自身臂助,好辅佐他成就大事。
“殿下客气了,这是臣分内之事。”
方孝儒一板一眼的回答,并没有显得太过热切,心里头已经开始暗暗比较起两位皇孙了。
他心中所思所想自然不为外人知,刘三吾见人来的差不多,便招呼一声,进殿内上课。
上午第一堂课,按照惯例是经典诵读与讲解,今日也不免俗,黄子澄入场讲学。
黄子澄先带着一帮皇子皇孙阅读经典,摇头晃脑的姿态,颇有几分模样。
而后则是进行阐述,对经典进行详细的讲解,这一步往往会掺杂有多种意思,其中更多的会是讲学之人内心的想法。
文人著书立说,为的就是留下自己的思想,可是文字一旦落在纸面上,其衍生出来的含义就会在后来人的眼中,不断地发生变化。
断章取义也好,片面之词也罢,总而言之思路不同,得出结果也是不同。
黄子澄素来喜欢旁征博引,每次要发表观点前,都得带上一番圣人之言,讲到君子士大夫时,不免有所感慨,开口便道:
“士之有志气而思富贵者,必能建功业;有志气而轻爵禄者,必能立名节。
名利二字,世人所求,此乃不可避免之事,然我等读书之人,通晓孔孟大义,以道德修身,以仁义养心,自是要摒弃名利,一心匡扶社稷。
为君者,当心存仁义,与君子同,亲贤臣远小人,如此国家长治,百姓久安,国富民强,蔚为大观。
昔者汉文帝,任贤用能,故此才能有文景之治;唐太宗皇帝,选贤用能不计出身,方才有贞观之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君王与臣子相辅相成,这才能创造出一段佳话,若是不能选贤用能,则国家有难,百姓难安。
那么,何为明君?何为贤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