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3幽情
再过几日就是妻子杨容姬的芳辰了,她是己巳年四月生人,潘岳心里想着今年妻子生辰这日,无论他自己的公务再怎么繁忙,他都要尽量留出来半日的时光陪伴自己的爱妻和自己乖巧的女儿,和女儿一起为妻子庆祝她的生辰。
潘岳记起每年他自己的生辰那日,妻子杨容姬总会非常精心地为他准备、布置寿宴,女儿小金鹿还会格外懂事的送上她为自己的爹爹特别预备好的生辰礼物——她那一双小手百般描绘勾画,虽还极不成熟却也非常有意义的画作……这份血浓于水的夫妻情、父女义,其实早就已经深深地烙印、封存在了潘岳的生命里,是他生命的航船无论颠簸、漂流到哪里,都会永永远远期待、永永远远心驰神往的回归之地。
潘岳与妻子杨容姬成婚才刚满五载,那是他还在河阳任上之时,有一日曾接到荆州刺史府,他岳父大人杨肇派人送来的家书,告知潘岳夫妻,言说他自己因为西陵战败之责,被朝廷罢黜了官职,已成为平民百姓,举家返回故里荥阳去了。
杨容姬闻知此事以后,也曾经为此而默默地难过忧怀了有数日之久,但终不似丧子之痛那般得令她痛不欲生,想想自己的老父亲一生戎马、征战沙场,如今能够回乡安享晚年却也未必不是好事,或许还要远比在那风头浪尖的宦海中随风沉浮,安定、祥乐得多呢。
但杨容姬自小就是个心性细腻、敏感之人,她在伤感自己家世凋零、败落之余,却也不由她不想到:太守之家的公婆会否从此小看于她,自己的夫君潘岳会否从此慢待于她,可是潘岳的为人是何等的重情义而又看淡名利,为了不让自己的爱妻心下忧思,有所自卑,潘岳反而比以前更加得眷爱自己的妻子,更加百倍得对她知寒知暖,这也就使得杨容姬慢慢地便放下了心结,慢慢地跟着释怀、坦然了。
原来早在公元272年时,西陵督步阐(字仲思,徐州临淮淮阴人。
魏晋时期大臣,吴国丞相步骘次子。
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
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
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
司马炎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封宜都郡公,下诏命车骑将军羊祜、荆州刺史杨肇前往接应。
吴主孙皓遂派遣陆抗西行讨伐。
)欲率兵投降西晋,潘岳的岳父,荆州刺史杨肇奉旨领军至西陵援助步阐,抵挡素有“吴国最后的名将”
之称的陆抗。
陆抗本是曾经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吴国大都督,后来高居丞相之位的陆逊之次子,其出神入化的战略战术与堪称晋朝中流砥柱人物的钜平侯羊祜不相上下,互为锋芒。
羊祜在戍守南郡时对吴将陆抗曾有过这样的评论:“只要陆抗一天不被撤下兵权,我大晋就无法南下讨吴。”
由此可见,杨肇率兵迎步阐抵陆抗,该是多么难有胜券的一场战争。
十一月时,杨肇率援军到达了西陵,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至建平。
陆抗则分令张咸固守其江陵,派公安督孙遵于长江南岸待机而动,防备羊祜军南渡;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拦截晋朝徐胤水军顺流东下;而陆抗则自率大军凭据长围与杨肇对峙,以待战机。
彼时,吴将朱乔、都督俞赞叛逃。
陆抗于是连夜调整部署,把该地防军全部换上了善战精兵。
次日,杨肇果真集中攻击原来吴兵防区薄弱处,陆抗即命吴军反击,矢石雨下,晋军大败。
战后,荆州刺史、折冲将军、东武伯杨肇因西陵之战,出师不利,战败而归,致使步阐兵败被杀,遂被罢免一切官职,成为布衣平民。
自岳父全家回乡安度田园生活之后,潘岳每年都会尽力腾出空闲,陪着妻子杨容姬回家乡荥阳看望她的父母家人,就像他们每年都会回琅琊看望潘岳的父母一样。
然而,命运无常,世事无常,没有人能够想到,曾经那般英勇异常,上马即可指挥千军,下马遂能挥毫草隶的折冲将军杨肇,在隐居乡里、不问政事仅两年多以后,便因病郁郁而终、撒手人间了……潘岳感恩岳父杨肇对自己的赏识,感恩他还在自己十二岁的幼小年纪之时,就将其嫡生长女杨容姬许婚给自己,悲痛之余,潘岳执笔挥毫为岳父写下了诔文《杨荆州诔》,并立碑《荆州刺史东武戴侯杨使君碑》来作为纪念。
潘岳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妻子杨容姬在历经了家门衰落、老父病逝和幼子夭折的多重苦痛后,她那颗本来就很柔软、很脆弱的心灵,早就再也经不起命途当中的任何风吹雨打了。
所以潘岳这几年里,其实一直都在尽其所能地照顾好、抚慰好自己的爱妻,总是想法设法地想要哄她高兴,希望看到她心情愉悦、心怀宽畅、心胸开朗起来,希望她能够重新笑对坎坷、笑对生活。
妻子杨容姬的芳辰到来这日,潘岳紧着忙完前衙所有冗繁的公务后,天还未过隅中十分,他就早早地回到后堂,来亲自为自己的贤妻庆贺生辰,陪女儿小金鹿一同进餐、一同嬉闹,玩耍。
小金鹿到今春已满九岁了,出落得就像夏日荷塘里粉嘟嘟、脆嫩嫩、一掐一出水儿的莲花那般娇、那般艳、那般纯美,那般惹人疼爱。
伶俐得仿佛她已经能够看懂、听懂世间的一切。
爹爹和娘亲的一个脸色,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她都会眨巴着她那水灵灵、清澈澈的大眼睛刻意地留意一下,刻意地皱着她的小小眉头思考一下,表情上虽看起来好似很认真、很明白,但事实上大概还只是停留在似懂非懂的境界。
弟弟潘瑜早亡之后的那一两年里,尽管小金鹿那时才刚刚六岁出头儿的样子,还根本就不谙世事,可每次当她看到娘亲落泪,看到爹爹伤心,她便总会非常非常乖地拿着她的绣花绢帕,举起小手儿,帮娘亲擦泪,主动喊着爹爹抱抱她,亲亲她,用她的思想意识当中最能够安慰爹娘的方式来安慰深陷于痛苦之中的爹爹和娘亲。
她只倚在娘亲怀里,问过娘亲一次“弟弟去哪儿了,弟弟怎么不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