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几乎本能的,他开始尝试控制呼吸和心跳,减少任何可以视为"
不对称者"
的微动作。
但深知也许是徒劳,毕竟生物学上的不对称是他无法左右的。
【规则二,指出不对称处······成功即可脱离。
怎样指出?用手?语言?意念?「不对称处」是什么?是这个场景中的所有人和物?机会稀缺,绝不能浪费。
】
观察所有物体,他发现仅凭肉眼很难确认哪里不对称。
此时手臂已经出现异样,一种骨骼压缩和肌肉抽搐的感觉传来,【我的身体天然不对称,「修正」已经开始,时间是我的首要敌人。
】
他决定损失第一次机会来测试规则的判定机制,略一思索他迅速抬起手:
"
指出:此画作。
"
之所以随便选择一幅画作,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功,而是进行一次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测试。
首先,他完全未知规则如何判定「指出」?「不对称」的标准又是什么?
其次,在最佳测试样本「自己」和「环境物体」之间,他果断选择后者,因为指向画作的失败可能作用于环境或施加在他本人身上,强度大概率是初始级别的;
指向前者若失败,惩罚可能是直接而且剧烈的,甚至会耗尽他的行动和思考能力。
再次,规则眼中如何定义「不对称」?是宏观还是微观的?
他选择了一幅肉眼看起来极度对称的画作(实际上任何一幅「画」,无论看起来多么对称,在原子排列、颜料分子分布、木材纹理等微观层面上绝不可能达到完全相同或对称)。
如果判定他成功,说明规则的判定标准严苛到了分子甚至量子级别,如果他失败,则表示规则的标准至少是和人的肉眼感知相似。
这将是非常重要的情报。
最后,他要确认的是如何「指出」?只需要意念?还是必须配合语言或手势?最保险和明智的方式是「手势+语言」,以确保指令被准确接收。
几乎没有停顿,脑海中的声音紧接着就传来:
"
判定失败!
"
随后一阵,他因为常用而相对粗壮的右手臂被一阵无形的力量挤压,朝着左臂的形态加速「修正」同化节奏,突然的疼痛让他闷哼一声。
但是,这次测试的失败说明了两件事:第一,规则的「不对称」概念实际上没有严苛到量子级别。
第二,手势和语言可以完成「指出」要求。
尽管此刻他已经感受到了「修正」的加速,但这点痛楚仍然可以承受。
接下来,宝贵的第二次机会必须验证一下他的另一个猜想。
"
指出:我。
我的存在,既是此地最大的「不对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