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刀柔定的饭店是家本地颇有名气的私房菜,菜品丰富,味道更是一绝。
双岚人大多擅长喝酒,刀柔连点了很多瓶,整个包厢都回荡着喝酒时的庆贺声。
饭局里有位从外地刚到双岚入职的新人孟清竹,不太懂双岚的酒文化,看着一群人站起来喊些听不懂的祝词有点懵,待大家都坐回位置上,便问身旁的刀柔这些敬酒事宜。
双岚少数民族众多,平常听到的祝酒词大多是傣族和哈尼族,而今天因为是哈尼族的饭局所以其中的祝词大多是哈尼语。
刀柔不仅向孟清竹介绍了刚刚的哈尼语的祝词,还额外介绍了傣族祝词。
玉波喃听着对刀柔说道:“刀姐,你真什么都懂。
不过你不是傣族吗?怎么会去当哈尼组的编导。”
桑米禾也对这点感到疑惑,附和问了声。
“我爸是傣族,我妈是哈尼族,所以两种语言我都会。”
刀柔边吃菜边道:“当时哪边缺人就把我分到哪边,后来也没转组,而且我有时会参加傣族组的录制,两边不冲突。”
“你爸妈竟然是傣哈通婚!”
玉波喃满脸震惊,“不是说我们傣族和哈尼族是世仇不能通婚吗?”
刀柔放下筷子,好笑地看玉波喃,“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谁在乎这些,你不也和小桑玩得那么好。”
玉波喃努努嘴,无力反驳。
“刀姐,咱们台里是不是有很多像你这样,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较深的编导?”
桑米禾先前有些新节目的主意拿捏不定,如今有刀柔在,正好可以商讨下。
刀柔点头道:“咱们台为了保持地域特色,很多主持人和编导都是少数民族,怎么了?”
“那咱们有没有想过不要局限在台里,像咱们录的节目完全可以改到民间,收集录制传统文化的真实画面,或者讲些少数民族故事,反正大部分编导都了解这些文化,做起来应该不难才是。”
桑米禾认为真正的文化宣传应该落到实处。
平日做研究,她都少不了实地考察,是要去农村找哈尼阿爷阿奶做交流才能有收获的。
电视台也可以到实地,录制些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或口口相传的故事。
“过去我们是有过这个想法,可是做实地录制的前期投入很大,而且需要准备工作不少,对台里是很大的挑战。”
做实地考察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做实地的录制同样需要,那类有质感的节目不是一个星期能拍出来的。
这是多年来电视台没有开启这类节目的原因。
桑米禾在高三的时间里听同学谈起过那时的一些节目,而那些节目在十年后的今天依旧每年都有会在固定的时间播出。
于是她提议道:“那为什么不试试按季度播出,像每年一月份嘎汤帕节的那个月专门播关于哈尼文化的,而四月份泼水节的那个月专门播放傣族文化,以此类推。
一年只做一次,节目自然要做得更细致些。”
周宁道:“这个是可以实施,我们每年也有,只是时间大概在每年一周左右,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况且节目外的空窗期还是需要准备别的项目,反倒增添工作量。”
“我之前想过,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铁打不动地在固定的时间点做节目。”
方贺说:“这未免太死板,过去拍摄的视频拿来回放说不准能有额外的收视率,而且一个民族一个月,双岚这么多个民族,凑出十二个民族并不难。”
“这就要各组都参与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