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个比例,在上市的时候可能会被稀释到12%左右,可还是远超过了美国政府容许的外资持有美国科技公司最高5%的限制,因此,也需要提前做准备,以类似英特尔的方式,通过各种避税天堂的皮包公司,交叉持有。
这种模式,其实也是经不住查的,美国政府要是真的认真审查,肯定能够发现问题,不过,在这两家都还不算巨头的时候,谁会闲着没事干浪费人力物力啊!
等这两家成为巨头的时候,也就到了合适抛售的时候了。
“好的,我们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很充裕的。”
罗格回答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那另外两家公司的投资事宜怎么样了?”
陈志文又问道。
“思科公司的创始人拒绝了我们的投资,他们不肯吸纳非美国裔的资本,戴尔公司倒是可以商量,不过迈克尔戴尔本人也只愿意出让10%的股份,要价也不低,30万美元。”
罗格说道。
“嗯,思科如果不喜欢国外投资,那短时间内的确没什么办法,戴尔那边,价格不是问题,只要能让我们投资就行了。”
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1984年,是一个神奇的一年,对于改开的内地来说,是创业元年,很多未来的巨头公司,都在这一年创业,或者说初步成型,而对于美国来说,也差不多,很多未来的巨头公司,也是在这一年成立的。
思科与戴尔,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两家,前者是全球最大的信息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互联网泡沫巅峰的时候,其市值之高甚至一度超过了维软。
后者知道的人更多,是未来全球五大计算机品牌之一。
这次陈志文来美国,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了解这些未来的巨头公司的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投资,这些公司目前也才初建,投资价值用万倍来形容也丝毫不夸张,全球任何地方的投资,都不可能比的过这个,哪怕是香港、日本甚至内地的地产项目。
“好的,那我这边,就再与戴尔沟通一下,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他们目前也只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
罗格说道。
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以自己老板的身份,会关注这样的小公司,可他还是会尽全力将事情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