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李婶娘,原籍南岭,逃荒至此,病逝于冬月。”
“我爹叫赵石头,我不记得他的脸了……但我知道他背过我去看花灯。”
铁娃站在暗处,没有出声。
孩子写完最后一个字,轻轻吹去炭灰,将纸折成一只小船,放进门前溪流。
水流缓缓带它远去,像送走一段不肯沉没的记忆。
“你在记谁?”
铁娃终于开口。
孩子吓了一跳,抬头看他,眼神却没有惧意:“记那些快没人记得的人。
先生说,人死了两次才算真的没了??一次是断气,一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闭上了眼。”
铁娃心头一震。
这话说得极轻,却如重锤砸落。
他忽然想起李慕生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我不是怕历史被篡改,我是怕它被晾在角落,落满灰尘,最后连翻的人都懒得翻。”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抹杀,而是**漠视**。
第二日清晨,铁娃走进镇中集市,在布摊买了一匹粗布,在铁匠铺请人打了三十枚铜牌,在纸坊订了百张厚纸。
当晚,他坐在客栈油灯下,亲手将一个个名字刻上铜牌,又誊抄成册。
大黑猫蹲在一旁舔爪子:“你这是要开祠堂?”
“不。”
铁娃摇头,“我要让他们重新活一遍。”
三日后,他在书院废墟前搭起一座简易木台,挂起那面粗布横幅,上书七个大字:**“我们曾这样活过。”
**
第一块铜牌挂在台上,写着:“陈二丫,十岁,死于疫病,最爱红头绳。”
台下起初只有几个老人驻足,随后是妇人抱着孩子来看,再后来,整个镇子的人都来了。
有人看见自己早夭的女儿名列其中,当场跪地痛哭;有人认出失散多年的亲戚,颤抖着手指抚过铜牌;更有年轻人惊觉,自己祖辈竟是因言获罪被流放至此,家族百年耻辱竟从未有人提起。
“这些名字……是谁收集的?”
有人问。
铁娃站在台上,只说了三个字:“**我记得。
**”
那一夜,全镇灯火通明。
人们自发回家翻箱倒柜,找出残破家书、褪色画像、甚至半片墓碑,纷纷送来木台。
一个盲眼老者拄杖而来,口中喃喃背诵族中三代名录,一字不差。
他说:“我眼睛瞎了,可心还亮着。”
铁娃将这些资料一一登记,编成《小阳镇民录》(此镇名小阳),亲笔作序:“人非草木,岂能无根?记名非为哀悼,乃为证明??我们不是凭空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
七日后,第一批抄本完成,分发全镇。
同时,铁娃留下十名自愿守护的青年,教他们如何搜集、整理、传抄,并叮嘱:“每月初一,必须新增一名;每年清明,必须重读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