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话说老狐狸的深宅大院又变成了荒坟,马殿臣无处容身,无奈去吃仓讹库混口饭吃,又赶上大旱闹蝗灾,连禄米仓都没了,思来想去决定二闯关东,按老狐狸的指点得了一对蟒宝。
马殿臣站起来活动一下两条腿,心中又惊又喜,巨蟒的两个眼珠子是蟒宝,将它埋在自己的腿肚子里,可以使人脚下生风,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再说那个小棒槌,个头虽小却有起死回生的益处,无论多大的伤口,棒槌叶子一扫即可愈合。
头一天马殿臣插在地上的匕首划开了蟒腹,巨蟒带伤从棒槌叶子上爬过,继而痊愈,马殿臣挖走了宝棒槌,转天巨蟒又被开了膛,失了宝棒槌才命丧深山。
马殿臣得了至宝,急匆匆往山下走,双腿如飞一般一路跑到山脚之下,气不长出面不改色,根本不觉得累,心想:上什么地方把宝棒槌卖了才好?但实在是不好卖,只怕这小地方没人识得此宝。
在当时来说,拉帮放山的参客不用自己出去找买主,那些有威望的参帮,棒槌还没下山,大药材庄的伙计们就背了银子等在山底下了。
如果今年碰巧了挖到极品,那得好几家买主比价,看大小、称分量,谁出的钱多卖给谁。
不过马殿臣手中的宝棒槌个头小,称分量值不了几个钱,又不能站在路口吆喝,那不当了走江湖卖野药的骗子?
马殿臣一路想一路走,在城中转悠来转悠去,无意当中一抬头,瞧见道旁围了很多人,人群之中高挑一个幌子。
马殿臣不识字,见有热闹可看,就分开人丛挤进去,见当中蹲着一个人。
这位一身土黄布的裤褂,头上一顶黑色的瓦楞帽,小个儿不高,小胡子七根朝上八根朝下,一对小眼滴溜乱转,透出一股子精明,口操南音,身后站了几个跟班的,穿的都挺讲究。
周围有这么三五位,手上都捧了棒槌,马殿臣一看人家那棒槌,最小的也有七八两,看意思是想卖给蹲地上这位。
马殿臣越看越纳闷儿,这几位挖了大棒槌为何不去大药材庄卖,反而来找这位?这个走江湖做买卖的老客,看着也不像多有钱的主儿,能收得起大棒槌?一问他才知道,当中这位是关内来的老客,常年在此收仙草,在长白山上挖棒槌的都认得他。
别看打扮得不起眼儿,银子可有的是,只要你的货好,绝对出得起钱,只是一般的东西入不了他的法眼,非得世间少有的仙草才收。
同为将本图利,但是人家本大利也大,说腰缠万贯并不为过,否则做不了这么大的买卖。
而且这个老客的眼最毒,称得上无宝不识,从没打过眼。
好比说过去长白山脚下有一户人家,那一年天寒地冻、大雪封山,正待在家猫冬,这个老客忽然找上门,要买他们家门口的一个窝棚。
这家人想不明白,只不过是几根木头杆子支起一个架子,上头盖一层干草,还没有一人高,猫腰低头才进得去,天寒地冻、风大雪大的时候也住不了人,买这个窝棚干什么?老客执意要买,这家人拗不过信口说了个价钱。
卖完才知道,原来他这窝棚里钻进去一条猫冬的大蛇,在里头呵气成冰,这个冰可是一宝,也叫“冰片”
,却和寻常的龙脑冰片不同,可以拔除沉疴,价同金珠。
马殿臣在路口遇上的正是这位,此人对捧到他面前的大棒槌不屑一顾,只是连连摇头,口中反反复复只念叨一句话:“宝草还没下山!”
卖参那几位脸上挂不住了,有个脾气不好的在那儿抱怨说:“啥玩意儿还没下山?您那对招子是不是糊上了?好好把合把合咱哥儿几个这东西,哪个不是尖局?您别再是个腥的吧?压根儿不趁片儿,那就别在我们这儿抹盘儿了。”
围观瞧热闹的人听不明白,马殿臣却知道这位说的是黑话,他在军队那几年已经听熟了,因为当时大清朝的兵勇之中,不乏招安来的土匪山贼,也有走江湖耍把式卖艺的,这些人凑在一处少不了说黑话,马殿臣听也听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