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3】
搁断电话,我开始撰写发刊词。
关于这篇文章我想说的话很多,但是提笔时,又不知从何写起了。
按照过去谈过的内容,这篇发刊词应该包括下列两要点:(一)对五四以来的文学成败作出不偏不倚的检讨;(二)以真诚的态度指出今后文艺工作者应该认清的文艺新方向。
在有限的篇幅中,企图用扼要而简明的文字来解答这两个课题,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我本来的意思是站在超然的立场检讨一下五四以来的作品,最低限度,也可以让年轻一代对几十年来文学工作者的努力能够获得一个清晰的概念。
譬如说: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也曾产生过像曹禺那样杰出的剧作家。
他的《雷雨》、《日出》,应该被认作五四以来最大的收获。
此外,鲁迅的《阿Q正传》无疑是一个杰作,可以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相提并论。
长篇小说方面,李劫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写得很不错,应该受到重视。
我们的新诗一直在摸索中,直到近几年,才出现了像痖弦这样的新锐诗人。
至于短篇小说,沈从文是最大的功臣。
由于他的耕耘,奇葩终于茁长在荒芜的园子里。
至于今后文艺工作者应该走什么路线,我认为下列诸点是值得提出的:首先,必须指出表现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应该用新技巧;其次,有系统地译介近代域外优秀作品,使有心从事文艺工作者得以洞晓世界文学的趋势;第三,主张作家探求内在真实,并描绘“自我”
与客观世界的斗争;第四,鼓励任何具有独创性的、摒弃传统文体的、打破传统规则的新锐作品出现;第五,吸收传统的精髓,然后跳出传统;第六,在“取人之长”
的原则下,接受并消化域外文学的果实,然后建立合乎现代要求而能保持民族作风民族气派的新文学。
这样的“转变”
,旨在捕捉物象的内心。
从某一种观点来看,探求内在真实不仅也是“写实”
的,而且是真正的“写实”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