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九月初七,乡试放榜。
傍晚,陈进忠从宫外回来,向谢知意报喜,“娘娘,程公子乡试第三名,明年春闱必能再展身手,凭着这份才学,说不定能博得陛下赏识,点为探花郎。”
“为什么是探花郎?为什么不能是状元郎?”
霜降不解地问道。
“你这妮子懂什么?这状元郎是天底下读书人的头名,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不单要才学压过所有人,还得有运气,更要没半分可挑的错处。
而探花郎则不同,惯例是要选那年轻俊朗的,程公子相貌堂堂,被点为探花郎,既显才名,又不用像状元那样站在风口浪尖,对程公子这样来说,反倒是更实在的风光。”
陈进忠语气里带着几分看惯世事的通透。
谢知意平静说道:“大虞各地方的才子众多,程诺只是在京城的乡试拿了第三名,要想在春闱里拔得头筹,更是难如登天。
陈进忠说得对,不惹眼的风光才长久,能稳稳中个进士,便已是上上签了。”
她没明说的是,程诺是夏国的,来大虞参加科举,不宜太过冒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者朝堂上对藩属士子向来多有提防,总怕他们心向故国、暗藏二心。
真若一举夺魁,那些猜忌、弹劾必不可少。
轻则说他“借大虞功名谋夏国私利”
,被塞到无关紧要的闲职上蹉跎岁月。
重则可能被扣上“私通藩属”
的帽子,连他在夏国的家人都要受牵连。
倒不如做个进士,去地方任职,凭实绩慢慢升官,既不辜负他多年苦读的才学,又能避开京城朝堂的明枪暗箭,让远在夏国的亲人少些牵挂与风险。
待根基稳固了,旁人再看他时,念的是真本事而非出身,这才是能长久走下去的正道。
“娘娘说得极是,程公子怕是也存着这般心思呢。”
陈进忠笑着补充,“听伺候程公子的小厮说,乡试结束后,程公子就去京中四大书院之首的崇文书院,拜见了山长,在书院里闭门温书。
奴才听说那书院规矩极严,除了讲学之日不许外人探视,连送东西都得经山长查验,他这是故意躲着热闹,一门心思想在春闱前磨实学问呢。”
“崇文书院山长是前太傅周大人,最是看重品行与实学,不重虚名,他倒是选对了地方。”
谢知意赞许地微微颔首。
而且有了跟周山长这份师生牵绊,程诺只要不过份,也会被崇文书院出来的学子,视为同门,在官场上,也能顺畅些。
主仆几人闲话了几句,陈进忠就先回房歇息去了,谢知意则在芒种的伺候下,用起了晚膳。
日出日落,时光流逝,转眼便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
秋风裹着清冽的桂香漫过京城,将央湖的粼粼波光滤得透亮,也吹得落霞山的枫梢初缀丹色,宛若巧手点染的浅浅胭脂,在苍翠间晕开几分暖意。
萧浔依循“重阳登高避灾”
的古俗,兴致盎然地率四名内侍、六名侍从并二十余位随行官员,往落霞山而去。
山径旁的野菊已悄然吐蕊,细碎的金黄随风摇曳,恰为这登高的步履添了几分雅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