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赵王泣泪如血,真的追悔莫及,一直以为自己是被父皇母后所忽视的可怜虫,除了老太监黄俨偏宠着自己以外,在这世上并无真正知冷暖的人。
可是此次事败,特别是见到这件血衣,才真正体会到朱棣铁血外表下隐藏的那份父爱,可是,真的晚了。
诏告天下的圣旨说的再明白不过,自此之后,自己永生不能进京,更不得面圣。
悲痛从心底涌上,如同凌迟一般。
同样,经此风波之后,朱棣也明显老了,独自一人静处的时候心里总是慌慌的,也许是为了给自己找些事情做,也许是为了向世人证明,永乐大帝还没有老。
朱棣在永乐二十二年初春,祭告天地之后领兵出发北征阿鲁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北征。
四月初,大军出居庸关、过赤城,五月过李陵城,六月到了纳木儿河,却因粮草不济而传旨班师。
七月十七日到达榆木川,病情加重自知不省,于是拟遗诏传位太子,第二日便驾崩于军中,时年65岁。
随同北征的大学士杨荣与总管太监马云等人商定,仿效“秦始皇病逝沙丘”
的故事,密不发丧,并把军中将士使用的锡器收集起来,化成锡水做成锡棺,将朱棣装殓放在龙车上。
为了事不外泄,又将制作锡棺的匠人全部杀死。
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宣布皇帝“朝夕起居进食如常仪”
。
八月十日将朱棣的锡棺运回北京并停放在宫中仁智殿。
十二月十九日葬于长陵,由此永乐大帝的时代真正结束,而长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太子之位上苦熬了二十年的朱高炽终于登上帝位,开启了明朝历史上的仁宣之治。
二朝乾坤定
明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在朱棣锡棺入京后的第五天,太子朱高炽即帝位,史称明仁宗。
改明年为洪熙元年,是为洪熙帝。
朱高炽是紫禁城中第一位在城楼上举行登基大典的明朝皇帝。
对于大明朝迁都以来的第一场盛仪,六部及内廷二十四衙门均不敢有丝毫怠慢,“司设监”
陈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
设定时鼓,“尚宝司”
设宝案,“教坊司”
设中和韶乐……
万事俱备,只待吉日来临。
八月十五一早,朱高炽先是身着孝服告几筵,在设有祭品、上列先帝、神灵的牌位前叩首跪拜。
随后命礼部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
至吉时,钟鼓齐鸣,朱高炽换下孝服,穿上明黄色的皇帝衮服御驾至奉天门,登上城楼后,做告天的祈祷仪式,这是天子与各路神仙沟通,祈求诸仙认同并护佑的一种程序,随后天子从“奉天门”
下来,进入“奉天殿”
就座,登基仪式正式开始。
一大早就等候在前的各部官员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
官员的引导下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
大臣们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以“文东武西”
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新皇在“奉天殿”
升座之后,大臣们才可以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对新皇上表道贺。
然后由“司礼太监”
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
至此,朱高炽终于成为紫禁城以及整个大明帝国的主人。
然而还来不及欣喜,接踵而来的繁杂的朝政与宫庭事务就将他牵绊住了,正如他所言的那般,作为一个大国的君主,远没有当一个闲散王爷来的逍遥自在。
从朝堂上回到后宫,是准皇后,前太子妃张氏统领着太子宫内的众妃嫔选侍在永和宫为他举行的家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