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霍华德,”
他指向西蒙斯,“立刻联系我们的线人,华盛顿所有能联系到的人,我要知道胡佛别墅发生的一切,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伍德沃德,你去和伯恩斯坦一起,把这份录像带的内容写成一则头条。
用词要绝对精确,没有一个字可以多余。
我要看到最原始的事实,没有分析,没有猜测。”
“还有你,吉米,”
布拉德利的目光重新回到那个苍白的实习生身上,“把这个纸袋,这个录像带,和我们所有人的指纹,交给BI,我们不能独自拥有这份东西。”
大报的记者们都还在混乱当中。
大家都意识到这件事,会对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冷战还能冷得下去吗?
以及思考苏俄人是不是疯了?
苏俄大使亲自带队,开着伏尔加汽车,把阿美莉卡的高官给杀了。
胡佛绝对的实权人物,哪怕从BI局长位置上退了下来,他还是有着庞大权柄,从8个安保人员就能看出端倪。
更糟糕的是,你们干就干了,居然还被人给拍下来了。
甚至还被录脸,试图把锅甩给V。
前情提要:枪是从苏俄人手里拿的,林燃在现场留了一个大大的V。
一家不起眼的、名为《联合新闻》的独立通讯社,率先发布了一则简短但爆炸性的报道:“埃德加·胡佛,死于苏俄之手?”
这则未经证实的报道,像火星落入了干涸的火药桶。
当《联合新闻》的报道在电波中传开时,整个阿美莉卡媒体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各大媒体的编辑部都瞬间沸腾。
那些没有拿到录像带的记者,纷纷打电话到《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巨头公司求证,但得到的回应都是沉默。
这种沉默本身,就成了一种确认。
主流媒体的头条,从讨论“和平的曙光”
,瞬间转向了“战争的幽灵”
。
《纽约时报》的头版大标题变成了《胡佛之死:和平进程蒙上阴影》,措辞谨慎,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真相的追问。
《洛杉矶时报》则更加激进,直接在社论中质问:“这是莫斯科的最后通牒吗?华盛顿将如何回应?”
地方小报更是毫不掩饰地煽动阿美莉卡人的情绪,头条上赫然写着“苏俄人的血债,必须血偿!”
电视台在反反复复播放那段录像带。
整个国家的情绪,从对和平的渴望,迅速转向了愤怒、恐惧和复仇的欲望。
反战游行的队伍被“向苏俄宣战”
的呼声所取代。
“真是糟糕的一天。”
珍妮的心情很糟糕,昨天还在为教授带来的和平而振奋,今天就变成了为地球的明天而担忧。
她已经嗅到了战争一触即发的味道,而且这次的战争不是那么简单的战争,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