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底下观礼的司农卿对诗赋之流不甚感兴趣,倒是在这个时候清晰地听到陛下的心声。
他浑身一震,眼中流露出几分渴望的光。
神明赐予陛下良种,一听就是个好东西啊,难道是司农寺的机会来了吗?!
司农寺掌邦国仓储植之物,历来与户部接轨,但比起炙手可热的都省官员,司农寺可谓是“冷灶”
。
六部尚书暂时没有挪屁股的打算,京兆尹又是御史大夫兼了,他又没有什么可观的政绩,想要上升根本没途径。
当然他也不指望着上升,能终老于司农卿也好,就怕陛下为了新人腾位置,将他打发出去做刺史。
所谓一州之上,哪比得上京官?
这棉花就是他的机会!
剪彩结束后,司农卿揣着满腹心事回去了,等待着圣人召见他,将棉花种子给司农寺研究。
可左等右等,都没等到宫中的召请。
倒是宰相随侍在圣人侧。
“谢中书她懂种地吗?!”
司农卿没忍住,跟户部尚书抱怨了一句。
户部尚书老神在:“她懂陛下就够了。”
司农卿:“……”
宫中。
赵嘉陵的确在与谢兰藻商议棉花种植之事。
棉花种子哪里来的,赵嘉陵也想好了,是显陵发现的。
太伟大了先帝,死后还不忘庇护大雍。
“据《农书》所言,黄淮、长江俱可育种,但臣以为,试验之田,可置于扬州。”
谢兰藻沉声道。
扬州水土以及繁华自不待言,扬州刺史长孙景初是先帝朝旧臣,她进士及第后便在地方迁转,是时候靠功劳回到都省之中。
风俗之浸润非一朝一夕事,因其旧俗自然会有先后有别。
扬州是江南富庶之地,走在前列。
昔日开女科种下之因,也是时候摘取成果。
“若在江南,最好在二至三月下种。”
赵嘉陵沉思片刻,道,“需选人将其送往扬州了。”
“最好是司农寺那边遣懂耕作又能为文之人。
至于‘巡按郡县’之人,陛下以为孟宣和孟御史如何?”
赵嘉陵对孟宣和记忆犹新,朝堂上没谁是她不敢骂的,但比起一些一根筋的她又很知道变通,至少能让赵嘉陵称心如意,毕竟被痛斥的不是皇帝。
棉花这事儿做成了是有功劳的,御史台的御史升迁惯例是殿院做殿中侍御史,再升为台院侍御史,最后转到六部做郎中。
一旦有功,便不必依照常数了。
结宰相上呈的种种人事变动的奏状,赵嘉陵心中有数了。
她注视着谢兰藻,眼神明亮,问:“开始了么?”
谢兰藻一颔首。
几日后,赵嘉陵以监察御史孟宣和为使,与司农寺一众送棉花种子及种植、养护手册前往扬州。
又两日,国子祭酒郑师颜告老、大理寺卿因病辞,赵嘉陵下诏以蒲州刺史郑琼玉为大理寺卿,至于国子祭酒,则任其空置。
又下敕书:“崇文尚学乃王化之本,先王大教,朕岂敢置之不顾?化人成俗,必务于学。
及有所成,俊造之士扬名于王廷,岂不乐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