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注视着谢兰藻,冷着脸道:“先是关中大水,继而河南飞蝗。
陛下有德,得神明眷顾。
如今灾异现,是阴阳失道,是臣道有缺,上天才降下预警。
谢中书,您尚年少,不畏天命,可我不敢拿一州百姓冒险。”
长安的风波当然也传到地方上,豫州刺史望向谢兰藻的眼神里,藏了鄙夷。
如此年轻的宰臣,一跃为群臣之首,靠得就是裙带关系,令人不齿。
“你——”
跟随着谢兰藻来的人面露愠色。
谢兰藻抬了抬手,她不会因为这些诋毁之言动怒,她道:“奉陛下敕旨,来豫州除蝗。
君坐看蝗虫食苗,我却是不敢。”
豫州刺史并不想出让权力,但州中的佐吏却先他一步应声,朝着谢兰藻一拜。
不管是宰相出牒还是宫中出敕书,接了就是,总比眼见着灾难蔓延下去、被扣尽俸禄要好。
佐吏的屈服让豫州刺史有些难堪,他仍旧有些追随者,譬如参军事——在削减俸禄的时候,俨然没有波及到这位。
有执刀、白直追随在刺史左右。
在那一瞬的静默里,谢兰藻朝着身后的随从使了个眼神。
陛下的敕旨也难以说服顽固的人,对方如果有力量,也不会伤害她,只要客客气气地将她困在州府,等到一切事宜结束就好。
谢兰藻考虑过这点,她不想受制于人,带着的人马里有火器营的卫士。
火铳鸣响带来的震慑极其有用,豫州刺史僵立片刻,脸上出现了惊惧的神色。
最后,他还是朝着谢兰藻一躬身,带着无尽的悲怆道:“臣接旨。”
这悲怆当然是因违背礼书而生出的,他仍旧觉得自己走在正道上。
谢兰藻懒得理会豫州刺史,她道:“昔日有蝗虫伤庄稼,以为小事儿不除,最后庄稼草木俱尽。
今日豫州蝗虫高飞,遮天蔽日,繁衍极盛,实前所未闻之事。
蝗虫非不可除,若纵其啃食庄稼,河南百姓,岂不饿杀?救人杀虫,方是天理。
蝗虫畏火,使各县百姓于夜间燃火,火边掘坑,边焚边埋,除之可尽。”
州中佐吏称了一声“是”
,即刻着人快马加鞭前往各县衙通报消息。
谢兰藻见他们离去,这才注视着豫州刺史,道:“昔日有言,道遇两头蛇为不祥。
叔敖杀蛇,其祸未降,后官至令尹,是有神佑之。
杀蝗虫而救百姓,此福德无量,君又何惧?”
豫州刺史嗫喏着唇,一时无言。
用火烧蝗在汝州见效,于豫州自然也有成效。
在谢兰藻的推动下,州中百姓不再叩拜烧香,而是勠力同心烧逐蝗虫,一段时间后,得蝗十五万石。
但只在一州烧蝗是不够的,需各州都联动起来,不然一处既灭,蝗虫又前往另一地,仍旧百姓遭灾。
州中刺史只是一州的长官,大多都选择保自家州县,毕竟是功绩,至于外州死活,不在一些人的关心范围内。
好在有谢兰藻协调,各州共同解决的蝗虫,不可胜计。
消息传回长安,朝野一片哗然,喧议声起,以为驱蝗十分不便。
那数字触目惊心,光是看上一眼,就令人毛骨悚然。
声浪沸腾,御史台的官员谨慎开口:“外议以驱蝗为不便。
杀虫太多,则有伤天地和气。”
在儒生看来,任何生命都是天地的一部分,天道好生恶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